廿载谈经忆旧游,司空勋业此乘舟。
人烟尚记河桥夜,渔火重经水国秋。
地近徐方多故垒,渠分禹迹总安流。
不堪阅代成今古,花树西州涕未收。
【注释】
过夏镇新河有怀先师朱大司空:经过夏镇新河,怀念先师朱大司空。
廿载谈经忆旧游:二十年前,我常在书房里谈论经典,回忆起与老师共度的美好时光。
司空勋业此乘舟:老师的功勋和业绩,就像船只一样承载着我们前行。
人烟尚记河桥夜:还记得那夜,人烟稀少,只有河水静静流淌,桥头灯火通明。
渔火重经水国秋:秋天,渔船上燃起的火光照亮了整个水面,犹如一片片落叶飘落。
地近徐方多故垒:这里靠近徐州一带,有很多古老的战壕。
渠分禹迹总安流:大禹治水的遗迹遍布各地,水流畅通无阻。
不堪阅代成今古:看着历史的变迁,感叹世事无常。
花树西州涕未收:望着西州的花树,泪还未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人诗,诗人通过对夏镇新河的描述,表达了对先师朱大司空的深深怀念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情感深沉。
首句“廿载谈经忆旧游”,诗人回忆了过去的岁月,与先师一起在书房里谈论经典,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这里的“廿载”指的是过去二十年的时间,而“谈经”则是指研习经典学问。诗人通过这个细节,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第二句“司空勋业此乘舟”,诗人提到老师的功勋和业绩如同一叶扁舟,承载着他前行。这里的“司空”是指老师的官职或职位,而“乘舟”则是指乘坐船航行的意思。诗人用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信任与依赖,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师的期望与祝愿。
第三句“人烟尚记河桥夜”,诗人回忆了那个夜晚的河畔,人烟稀少,只有河桥上的灯火通明。这里的“河桥”指的是河边的桥梁,而“人烟”则是指人群聚集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个细节,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晚场景。
第四句“渔火重经水国秋”,诗人又提到了秋天,渔火在水面上闪烁着光芒,如同一片片落叶飘落。这里的“水国”指的是河流两岸的地区,而“渔火”则是指渔船上的灯火。诗人通过这个细节,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秋夜画面。
第五句“地近徐方多故垒”,诗人提到了这里靠近徐州一带,有很多古老的战壕。这里的“徐方”指的是徐州地区,而“故垒”则是指战争留下的遗迹。诗人通过这个细节,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回忆和感慨。
第六句“渠分禹迹总安流”,诗人提到了大禹治水的遗迹遍布各地,水流畅通无阻。这里的“禹迹”指的是大禹治水的足迹和功绩,而“安流”则是指水流顺畅。诗人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对先师功绩的认可和赞美。
第七句“不堪阅代成今古”,诗人感叹看着历史的变迁,感叹世事无常。这里的“阅代”指的是经历了不同的时代,而“成今古”则是指历史的变迁和发展。诗人通过这个感叹,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感慨。
最后一句“花树西州涕未收”,诗人望着西州的花树,泪还未干。这里的“花树”指的是西州的花树,而“涕未收”则是指眼泪还未干。诗人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对先师的思念之情无法抑制,泪水已经流下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先师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岁月,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通过感叹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