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烽堠接咸京,词客輶轩几日程。
玉节分茅临绝塞,朱门列戟满孤城。
鸣笳细雨回中路,饮马寒流陇上声。
闻道空同仙馆在,好将真诀觅蓬瀛。

【注释】

  1. 西凉:指唐时的河西节度使。烽堠:烽火台,古代边境上用以报警的土堡。咸京:即长安,唐朝的都城。词客:诗人。輶轩:传声的车子,古代一种轻便的车。几程:数日之久。
  2. 玉节:古代帝王赐给有功大臣的符节,以表示其官职的升迁。分茅: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的大斧。朱门:红色的城门,这里形容官宦人家门前高耸的门楼。列戟:排列着的戈矛。
  3. 鸣笳:吹奏笳管乐器的声音。细雨:春雨绵绵,雨点细小。回中:地名,在今陕西中部偏东。中路:指回中道。陇上:泛指陇山之南。饮马:古时军队出征前洗刷马,以备作战时用。蓬瀛:蓬莱,传说中的仙山;瀛洲,传说中的仙岛,这里指仙居之地。
    【赏析】
    《送季大承太史册封韩藩》,此诗是一首赠别之作,写于作者送季大承太史去任韩国(治所在今河南韩城)藩王职事之时。全诗四句,首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鸣笳细雨回中路”一句,既写了饯别场面,又暗含了对朋友远行的祝愿,并抒发了作者的惜别之情。
    第一联:“西凉烽堠接咸京,词客輶轩几日程。”意思是说,从河西走廊到京城长安,沿途烽堠密布,边关重地。旅途之中,词客传书使者如云。“西凉”指南方少数民族,这里泛指南方。“西凉”,是当时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烽堠”,即烽火台,旧时用于瞭望、报警的土堡。“咸京”指长安。
    第二联:“玉节分茅临绝塞,朱门列戟满孤城。”意思是说,皇帝的玉节已经分给了有功的大臣,而他们即将前往遥远的边疆。在孤城的城门上,朱红色的门楼上矗立着一排排戟。“分茅”,“分茅授土”,是周初封建制度的一种措施,分封诸侯。“朱门”,朱红的大门。“列戟”,排列着的兵器。这是形容官宦人家门前高耸的门楼,和“朱门”相对应。
    第三联:“鸣笳细雨回中道,饮马寒流陇上声。”意思是说,在春雨绵绵的季节里,我们乘坐传书使者的马车,沿着通往中道的路前行,听到远处传来的笳声。“鸣笳”,即吹奏笳管乐器的声音。“陇上”,泛指陇山之南。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春天细雨中,我们沿着中道前进,听着远方的笳声。
    第四联:“闻道空同仙馆在,好将真诀觅蓬瀛。”意思是说,听说在这个地方有一座仙馆,我们可以在那里寻找真正的秘诀,以求长生不老。“空同”,即刘伯温,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发明家、书法家和篆刻家。他的墓就在今天的浙江温州市瑞安市,他的名字和墓地都在人们心中流传了很久。“蓬瀛”,传说是仙境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对西凉、咸阳、孤城、回中道、陇上等地理位置的描绘,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的心情。同时,通过描绘送别场景中的景物,传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