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凫别路久凄其,令子相过慰所思。
倚马梁园新著赋,趋庭鲁国旧闻诗。
日华近傍仙人掌,春色高分玉树枝。
儒术承家须俊少,卿云早见绕彤墀。
【注释】
双凫:比喻贤才。令子:你的儿子。倚马梁园:在梁园赋文。趋庭鲁国:指孔子向其儿子学《诗》。日华:太阳的光辉。日华近傍仙人掌,春色高分玉树枝:仙人掌和玉树枝都象征着春天的景象。儒术承家须俊少:继承儒家学说需要有才华的人。卿云:比喻你(李邕)。彤墀:红色的台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全诗分三层。
前八句为第一层,以送别作结,是全诗的中心。开头四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及送别的对象。“双凫别路”两句,用双凫自别来喻贤才离去,又暗寓着诗人对贤人远去的伤感。后四句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情态,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暗示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
中间十六句为第二层。首二句写友人相过时的情景和诗人的反应。诗人把相过之人比作“令子”,表达了对这位朋友的深厚感情。“倚马梁园”一句,借指友人在梁园创作了新赋,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许。“趋庭鲁国”二句,以孔子向其儿子讲《诗》为例,赞扬友人有学问。“日华近傍”、“春色分枝”两句,用仙人掌及玉树枝象征春天的景象,赞美友人高超的文学造诣。最后六句写友人离开后的感想。“儒术承家”一句,指出友人的家族中有着儒学传统。“卿云早见”一句,希望友人早日得志。这六句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诗人自己的心志。
最后六句为第三层,也是全诗的最后一层。“日华”两句,点明季节和地点。“儒术承家须俊少”,既表明诗人自己有志于仕途,又有感于人才缺乏的现状,故有此叹。“卿云早见绕彤墀”二句,是说如果早见到我这样的人物,定能受到重用,从而得到提拔。这几句既是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是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是李邕赠予友人获嘉岳茂才的一首诗。从全诗内容看,它主要表现了诗人对好友的眷恋、关心和祝愿,以及对仕宦失意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