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昨岁起边声,绣斧亲徵六郡兵。
漠北烟尘归指顾,征西车马藉威名。
胡笳夜静昆邪塞,汉月春辉策勒营。
犹有辽阳烽火在,还将前箸赞升平。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通过描绘一幅幅壮丽的边塞图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宁和人民幸福的祝愿。
第一句“朔方昨岁起边声”,描绘了朔方地区在去年开始出现边疆的声音,这里的“朔方”指的是中国北方,“边声”则是指边疆上传来的战争消息。这一句表达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第二句“绣斧亲徵六郡兵”,描述了皇帝亲自派遣军队征讨六郡的边境。这里的“绣斧”指的是精美的武器,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和决心。
第三句“漠北烟尘归指顾”,描绘了漠北地区的战火已经熄灭,战争带来的烟尘已经被平定。这里的“漠北”指的是中国北部的沙漠地区,“烟尘”则是指战争时的烽火和硝烟。
第四句“征西车马藉威名”,描述了皇帝的战车和马匹在战场上驰骋,赢得了威名。这里的“征西”指的是征战西域的战争,“车马”则是指战争中的武器和马匹。
第五句“胡笳夜静昆邪塞”,描绘了夜深人静时,胡人的琵琶声已经停止,只剩下昆邪关的烽火仍在燃烧。这里的“胡笳”指的是来自边疆的音乐,“昆邪关”则是中国的边关之一。
第六句“汉月春辉策勒营”,描述了春天的月光洒在策勒营上,给人一种宁静和平的感觉。这里的“汉月”指的是中国的月亮,“春辉”则是指春天的阳光和美景。
最后一句“犹有辽阳烽火在,还将前箸赞升平”,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辽阳地区的烽火依然存在,还需要继续努力维护和平稳定。这里的“辽阳”指的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城市,“烽火”则是指战争的信号。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宁和人民幸福的祝愿,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豪迈的气魄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