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三山访列真,重来不道海成尘。
峰头鹤化犹疑梦,洞口猿啼别是春。
玉观凄凉花似雨,松台寂寞草为茵。
仙家日月还如此,人代茫茫可更论。
【解析】
此诗是诗人对吴少溪宫录的追忆。首联点出“三山”即福州的福宁山,是道教名胜,相传晋人许逊曾于此炼丹成仙;颔联写诗人重游时已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故有海尘变土尘之叹;颈联则描绘了仙家洞府荒凉萧索的景色,以反衬仙家之寂寞;末联抒发了自己对仙家日月依旧、而人间沧桑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答案】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曾向三山访列真,重来不道海成尘。
峰头鹤化犹疑梦,洞口猿啼别是春。
玉观凄凉花似雨,松台寂寞草为茵。
仙家日月还如此,人代茫茫可更论。
译文:
曾经到过三山岛拜访过列真君,再次来到这里却不知道沧海已经变成陆地尘埃。
山顶上仙鹤化作了白鹤仍在梦中,洞口边的树林里猿啼声声仿佛春天来临。
玉清观里凄凉冷落像下雨一样,松台上空寂无人只有野草生满地面。
神仙们依然过着神仙的生活,我们这些凡人只能徒自叹息。
赏析: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诗人在一次重游三山之后写的。三山岛位于福建福州市连江县东部海域内,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道教名山之一。三山岛上有许多古迹,如玉清观、蓬莱阁等,是道教信徒朝拜的重要场所。诗人在游览三山之后,写下这首七言律诗,表达自己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