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门无客少时开,独上高楼坐不回。
落日霞光还潋滟,隔城山势自崔嵬。
时名正可抛诗卷,世事惟应付酒杯。
怅望冥鸿方有念,群飞燕雀莫相猜。

【解析】

“重门无客少时开,独上高楼坐不回。落日霞光还潋滟,隔城山势自崔嵬。”这是诗的前两句。第一句是说,重门没有客人的时候,才打开,一个人独上高楼,久久地坐着不动。第二句是说,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江水的波纹,好像一片片银鳞在闪动,隔着城上的山峰,那山势显得格外高峻。

【答案】

前两句:重门没有客人的时候,才打开,一个人独上高楼,久久地坐着不动;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江水的波纹,好像一片片银鳞在闪动。

译文:

重门没有客人的时候,才打开

,一个人独上高楼,久久地坐着不动;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江水的波纹,好像一片片银鳞在闪动,隔着城上的山峰,那山势显得格外高峻。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所见之景。首联先点出登临的地点和时间:

重门无客少时开,独上高楼坐不回。

这两句中“重门”与“重门无客”相呼应,“独上”、“独自”又与“少时”相呼应,都写出了诗人独自登上高处、独自面对美景的孤独感。

颔联写景,“落日霞光还潋滟,隔城山势自崔嵬”一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这里用一“还”字来表达自己对夕阳余晖的喜爱之情。“潋滟”,是水波泛动的样子。作者把江面比作一面镜子,夕阳照在水面上,波纹荡漾,像一面明镜一般。而远处的山峦,则被夕阳余晖染成了橘红色,更显得雄伟壮丽。作者用这样生动的笔调和优美的诗句,把一幅美丽的图画呈现给了读者。同时,诗人还通过这一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看到落日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仿佛是一片片银鳞在闪闪发光,不禁心醉神迷;而隔城的山峰,则巍峨雄壮地屹立在天边,令人敬畏不已。这两处景色都是作者所钟爱的,因此他才会如此痴迷地欣赏着它们。

颈联是写诗人此时的心态。“时名正可抛诗卷,世事惟应付酒杯。”诗人此时的心情非常舒畅愉悦,他觉得自己应该暂时放下那些功名利禄的束缚,尽情地去享受生活的美好。于是,他拿起酒杯与友人畅饮起来。然而,诗人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他深知自己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应该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民的需求变化。因此,他提醒自己要随时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和迷惑。

尾联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祝愿:

怅望冥鸿方有念,群飞燕雀莫相猜。

诗人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像那只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天际的大雁那样,永远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心;同时也希望朋友们也能够像燕子一样相亲相爱、团结一心。最后一句“莫相猜”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他认为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的,不应该有任何猜忌和怀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