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几赋榖城秋,五月还登百尺楼。
过雨林光浑似染,拍天岳色莽难收。
一丘自遂逃名计,三策谁怀济世忧。
片石峰头君试访,书生何术事封侯。
十年几赋谷城秋,五月还登百尺楼。
过雨林光浑似染,拍天岳色莽难收。
一丘自遂逃名计,三策谁怀济世忧。
片石峰头君试访,书生何术事封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创作的七言律诗《唐君平文学北上谒予黄石山楼赋赠》。此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所感受到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理想的深刻思索。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的释义和赏析。
“十年几赋谷城秋”:诗人回忆过去十年中自己频繁地为诗歌而奔波,如同秋天在谷城那样,收获颇丰但付出也多。这里的“谷城”,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居住或游历的地方,或是某种特定的景象代表,象征着诗人过往的经历和情感的积累。
“五月还登百尺楼”:诗人选择在五月这个季节返回家乡,登上家乡的高楼百尺楼。这里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也象征着诗人希望从高处俯瞰过去的足迹,审视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过雨林光浑似染”:诗人通过雨后森林的景色来比喻大自然的美。雨后的森林颜色变得更加深邃,仿佛被染色一般,这种美让诗人感到震撼同时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拍天岳色莽难收”: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用双手拍打着天空中的山峰,其巍峨壮观的气势让人难以捉摸。这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反映了他对宏伟景象的赞美之情。
“一丘自遂逃名计”:诗人表示自己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放弃追逐名利的打算。这里的“逃名计”体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三策谁怀济世忧”:诗人提出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和谐,这是诗人对于社会责任的一种担当精神。
“片石峰头君试访”:邀请友人一起前往山上的一片石头旁,探讨人生的哲理和艺术的创作。这里的“试访”意味着一种探求和交流的意愿,也是诗人与友人共同探讨生活真谛的表现。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和对社会现实的认知。通过对四季变换、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待生活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明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