皑皑原上霜,萋萋道傍草。
金石有销铄,人生安可保。
大化为炉锤,万物何缴绕。
达士耻近图,所思在远道。
荣瘁非有期,修名苦不早。
焉能自结束,坐向风尘老。
【注释】
皑皑:白色,形容霜雪的洁白。
萋萋:长而茂密。
大化:自然运行的规律或过程。
近图:近在咫尺的计划,比喻眼前的利益。
焉能:哪里能够。
坐向:面对。
修名:美好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以原上霜草、道傍草为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和名利难保的感慨。
首句“皑皑原上霜”,写景起兴,描绘了一幅原野上白茫茫一片的景象,通过霜白来衬托人生的短暂和脆弱。次句“萋萋道旁草”则进一步将这种感慨引入了现实生活,指出人生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和无奈。三句“金石有销铄”,运用了夸张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世间万物终将消逝的深刻领悟。
四句“人生安可保”,则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五句“大化为炉锤”,则进一步将诗人的思考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暗示了人生就像被炉火锤炼一般,不断改变和升华。六句“万物何缴绕”,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纷纷扰扰、纠缠不清的现象的不满。七句“达士耻近图”,则是诗人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对比所做出的评价,认为追求眼前利益的人是不可取的。八句“所思在远道”,则是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定位,表达了他对于远大目标的追求和向往。九句“荣瘁非有期”,则是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感慨,认为荣枯无常,不可预期。十句“修名苦不早”,则是诗人对于美好名声的追求和担忧,担心过早地获得名声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十一至十二句“焉能自结束,坐向风尘老”,则是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总结和反思,表示了他对人生无常、名利难保的深深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保持清醒头脑、珍惜时光的人生态度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