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日临高台,平堤草已绿。
感物动我思,骋望春江曲。
春江不可涉,幽人在空谷。
葺彼桂兰宇,好此萝薜服。
舒啸穆鸾凰,结佩锵琼玉。
居依戴颙宅,游踵焦君躅。
岂无席上珍,风尘匪所欲。
一为倾盖言,相期违世俗。
十年旷良觌,念子心烦促。
寤寐岂不谐,绵道如川陆。
悠悠河上鱼,渺渺云中鹄。
缅怀一札书,徒勤万里目。
眷言崇令名,加餐以为祝。
【赏析】
《春日寄陈从训》,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五律。这是一首赠别诗,抒写诗人与好友陈从训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首联点出时间、地点、人物;颔联写物感己、思友人;颈联写景中见情,抒发对陈从训的思念;末联则表达希望早日再会的心情和对朋友的祝愿。全诗语言质朴平实,而感情真挚深沉,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上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60—761年)中叶,高适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做县令。陈从训时任江宁丞,也到睢阳来过,两人相知甚深。这次相见,彼此都非常高兴。高适写了这首《春日寄陈从训》,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上日临高台,平堤草已绿。”上元初春时节,高适登上高高的城楼眺望,只见堤上的草地已经长出了嫩绿的草芽。“上”是登的意思。高适曾做过县令,所以用“临”字写出他的官位。“临高台”,即登上高台的意思。“平堤”指宽阔平坦的河堤。因为高适是睢阳人,他写的这首诗就是为睢阳的朋友而作。
“感物动我思,骋望春江曲。”“感物”,是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高适站在高处远眺,看着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不由得心中有所感触。“骋望春江曲”一句,是说:高适放眼远望着春天美丽的景色。“春江不可涉,幽人在空谷。”春天的江流虽然美丽,可是却不能渡水,那幽静的居所就在深深的山谷之中。
“葺彼桂兰宇,好此萝薜服。”高适在想象中给朋友修建了一座桂花和兰草装饰着的房屋和一套萝藤、薜荔做成的衣服。“葺”、“好”都是制作的意思。“葺”字在这里表示修饰、装点之意。“萝薛”泛指各种植物,这里指代衣服。
“舒啸穆鸾凰,结佩锵琼玉。”高适想象着和朋友一同放声长啸,声音宏亮地响彻云霄;手执玉环,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居依戴颙宅,游踵焦君躅。”高适想象着和友人住在一起,一起游览名胜古迹。“居依戴颙宅”是指住在戴颙家中。《晋书·戴凭传》说他有清虚之美,常居戴颙家。“焦君”是陶渊明自号陶弘景,字君平,隐居于山泽间。“踵”是跟随的意思。“履”是鞋的意思。“履踵”指穿着鞋走路的样子。“履踵焦君躅”是说跟着戴颙和陶弘景一起游玩。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想和你同住一个住所,和你一起欣赏大自然的风光。
“岂无席上珍,风尘匪所欲。”这里的意思是:难道没有美食美酒供你享用吗?但是,由于战乱的缘故,这些都不能给你带来快乐。“匪”同“非”。“匪”字在这里表示不是的意思。
“一为倾盖言,相期违世俗。”这两句意思是:现在我要和你叙谈一番,希望你能够和我脱离世俗之念。“倾盖”原意是把车盖倒置过来坐,以表示亲近的意思,这里是说朋友见面要叙谈。“盖”通假字。“违”是背离的意思。
“十年旷良觌,念子心烦促。”这两句的意思是:自从分别已经有十年时间了,我对你的思念之情非常迫切。“旷良”是长久相处的意思。“觌”是见面,相逢的意思。“十年”是指从上元元年(760)开始算起整整十年时间。“念子心烦促”是说想你啊!心里非常急切。“烦促”是烦躁不安的意思。
“寤寐岂不谐,绵道如川陆。”这两句的意思是:白天黑夜里,我的思念之情难道不和谐吗!道路绵长,像大路一样宽广平坦。“寤寐”,是日夜的意思。“谐”,是和谐的意思。“绵道”,绵延的大道,比喻漫长的道路。
“悠悠河上鱼,渺渺云中鹄。”这两句的意思是:在茫茫的大河边上,我像鱼儿一般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远远的天空中,我又像云中的白鹤一样飞来飞去。“悠悠”是悠闲自在的意思。“渺渺”是遥远无边的意思。“鹄”是鹤的意思。“云中鹄”,比喻自由自在地飞翔的白鹤。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就像一条自由的鱼儿和一只翱翔的白鹤一样。
“缅怀一札书,徒勤万里目。”这两句的意思是:回想以前写给你的一封书信,白白地劳苦了眼睛。“札书”,是古代书信的意思。“勤”,劳苦的意思。
“眷言崇令名,加餐以为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常常想着你高尚的名声;请你多加保重,我祝你一切顺利。“眷言”,也是思念的意思。“崇”,是推崇、尊重的意思。“令名”是美好的名声。“加餐”,是请人吃东西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常常想念着你的崇高名誉,希望你多保重身体,一切顺利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