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歌桃川图,旧识桃源客。骨青发短双颊红,十年卖药长安陌。
自言本是武陵人,花落花开不记春。姓名偶被先皇识,选列仙官侍紫宸。
紫宸宫阁天中起,西苑繁华如梦里。铜盘百尺落秋空,绮幕千门照流水。
祠坛队队羽衣群,鹤盖霓裳拥圣君。黄金白璧年年赐,豹髓鸾膏夜夜焚。
当时等辈俱光采,算袋裶衫揖上宰。曾窥阿母降瑶台,更访安期入东海。
海上重来鬓已秋,鼎湖龙去水空流。夹城辇路多青草,别殿宫官半白头。
承恩旧侣知何处,闻逐云中鸡犬去。惟馀野迹走风尘,却忆桃花源里住。
我闻此语涕沾膺,世事从来不可凭。君今莫说丹砂事,松柏萧萧冷茂陵。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题桃川图赠炼师张子故西苑方士也》的诗句:
- 我歌桃川图,旧识桃源客。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桃川图的记忆和对桃源客的怀念。
- “桃川图”指的是画中有桃花溪的景象。
- “桃源客”可能指的是画中或诗中描绘的人物,他们在桃花溪中过着隐居的生活。
- 骨青发短双颊红,十年卖药长安陌。
- 这里描述了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和他们的生活状态。
- “骨青发短”形容了人物年轻的外表。
- “双颊红”可能是由于长期的户外劳作或药物所致。
- “十年卖药长安陌”表明画中人物曾在长安街头贩卖药物,生活艰辛。
- 自言本是武陵人,花落花开不记春。
- 这句揭示了画中人物的身份背景。
- “本武陵人”可能暗示他们来自桃花源,即武陵。
- “花落花开不记春”表示他们对季节变化漠不关心,生活在自然之中。
- 姓名偶被先皇识,选列仙官侍紫宸。
- 这句表明画中人物曾被皇帝认识并选入宫中为神仙。
- “先皇”可能是指皇帝,”紫宸”是宫殿的名称。
- “选列仙官侍紫宸”意味着他们曾担任过重要的官职,侍奉在皇帝身边。
- 紫宸宫阁天中起,西苑繁华如梦里。
- 这句描写了皇宫的宏伟和西苑的美丽。
- “紫宸宫阁天中起”表明皇宫的高大壮丽。
- “西苑繁华如梦里”形容了西苑的繁花似锦,如同梦中一般美丽。
- 铜盘百尺落秋空,绮幕千门照流水。
- 这句描绘了皇宫建筑的宏伟和美丽的景色。
- “铜盘百尺”可能指的是大型铜制的装饰物或建筑构件。
- “落秋空”表明这些建筑在秋天显得更加壮观。
- “绮幕千门照流水”形容了皇宫的华丽和美丽,以及门前的流水。
- 祠坛队队羽衣群,鹤盖霓裳拥圣君。
- 这句话描绘了祭祀的场景和神仙的装束。
- “队队羽衣群”形容祭祀队伍整齐划一,身穿羽毛衣服。
- “鹤盖霓裳拥圣君”可能指的是神仙们戴着鹤形的伞盖,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来供奉神灵。
- 黄金白璧年年赐,豹髓鸾膏夜夜焚。
- 这句描述了皇帝对神仙们的赏赐和祭祀活动的规模。
- “黄金白璧年年赐”表明神仙们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的黄金和白璧作为赏赐。
- “豹髓鸾膏夜夜焚”可能是指神仙们夜晚进行的祭祀活动,使用的都是珍贵的香料和药材。
- 当时等辈俱光采,算袋裶衫揖上宰。
- 这句描绘了其他神仙们的风采和地位。
- “等辈”可能指的是与神仙们在同一等级的人物。
- “光采”形容他们的风采出众。
- “算袋裶衫揖上宰”可能是指他们在朝廷中的地位显赫,经常与权臣交谈。
- 曾窥阿母降瑶台,更访安期入东海。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 “阿母”可能指的是仙女的母亲,”降瑶台”表示她们曾经降临到仙境中的平台。
- “安期”可能是一个传说中的神仙名字,”入东海”表示他的传说故事发生在东海之上的某个地方。
- 海上重来鬓已秋,鼎湖龙去水空流。
-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海上重来”表示诗人再次来到海上,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被迫离开。
- “鼎湖龙去水空流”可能是指传说中的神龙已经离去,留下的只有空空的水面。
- 夹城辇路多青草,别殿宫官半白头。
- 这句描绘了皇宫内外的景象。
- “夹城辇路多青草”可能是指皇宫周围的道路两旁长满了青草。
- “别殿宫官半白头”表示皇宫中的官员们年纪都很大,头发已经变白。
- 承恩旧侣知何处,闻逐云中鸡犬去。
-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朋友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 “承恩”可能是指曾经受到皇帝恩宠的人。
- “旧侣知何处”表示他们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不知道去向何方。
- “闻逐云中鸡犬去”可能是指在天空中追逐云彩的过程中,看到其他的动物(如鸡、狗)也在飞翔。
- 惟馀野迹走风尘,却忆桃花源里住。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惟馀野迹走风尘”表示诗人现在只能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居所。
- “却忆桃花源里住”可能是指回忆起自己曾经居住过的世外桃源般的理想生活。
- 我闻此语涕沾膺,世事从来不可凭。
-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 “我闻此语涕沾膺”表示诗人听到这首诗后感动得流泪。
- “世事从来不可凭”可能是指现实中的事情并不完全可靠,需要谨慎对待。
- “君今莫说丹砂事,松柏萧萧冷茂陵”最后一句鼓励对方不要追求那些虚幻的事物,而是要像松柏一样坚韧不屈。
整首诗通过描绘画中的桃花源和仙境生活的美妙,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同时,诗歌也传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