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阀阅高东鲁,亦近樊城传旧土。
两朝八座祖与孙,后代簪缨仍接武。
尔亦翩翩帝里游,茱萸锦带鹔鹴裘。
紫云阙下弹双铗,来向朱门傅小侯。
朱门修巷临长道,翠阁琼楼相映好。
明月时闻内苑笙,春风日踏芳堤草。
高堂上客号三千,侠少风流独迥然。
斗鸡南陌争金距,走马东城揖玉鞭。
相逢斗酒多倾倒,胡姬垆头天未晓。
汾阳甲第贵盈门,那作樵渔空自老。
蓟门春尽雨茫茫,汶水梁山路阻长。
锦衣归向桥边过,不是青丝马上郎。
下面是对《弹铗歌为郓樊生赋》的逐句解释:
- 君家阀阅高东鲁,亦近樊城传旧土。
“君家阀阅”指某人家族中的门第和声望,“东鲁”指山东地区,这里特指郓城县。这句诗描述了主人家的门第和家族在地方上的声望很高,而且与樊城的旧土地有关,暗示着家族有着长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 两朝八座祖与孙,后代簪缨仍接武。
“两朝”指的是前朝和后朝,“八座”是指古代官员的最高等级,“簪缨”则指古代官员的标志物,即簪子和帽子。这句诗描述了从祖先到后代,都一直担任官职,并且保持着良好的社会声望。
- 尔亦翩翩帝里游,茱萸锦带鹔鹴裘。
“帝里游”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即京城,“翩翩”形容人的举止优雅,风度翩翩,“茱萸锦带鹔鹴裘”则描绘了穿着华丽服饰的形象。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自己或他的同伴们作为贵族在京城的优雅生活。
- 紫云阙下弹双铗,来向朱门傅小侯。
“紫云阙”指的是皇宫,“双铗”是比喻,表示有才能的人,“朱门”指的是富贵人家的大门,“傅小侯”则是指年轻的贵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或他的朋友们在皇宫中弹奏乐器,以才艺示人,并希望在富贵人家中得到赏识和提拔。
- 朱门修巷临长道,翠阁琼楼相映好。
“朱门”指的是红墙围绕的门,“修巷”指的是整齐排列的街道,“长道”指的是宽敞的道路,“翠阁琼楼”则是用来形容建筑物的美丽,“相映好”意味着这些建筑物相互辉映,非常美好。这句诗描绘了城市中繁华的街景和美丽的建筑。
- 明月时闻内苑笙,春风日踏芳堤草。
“内苑”指的是皇家园林,“笙”指的是笙乐,“明月”指的是夜晚,“时闻”表示经常听到,“春风”指的是春天的风,“日踏芳堤草”则是形容人们在春天的阳光下漫步于芬芳的草地上。这句诗描绘了春天里皇家园林里的美景和人们的休闲活动。
- 高堂上客号三千,侠少风流独迥然。
“高堂”指的是高大的厅堂,“上客”指的是尊贵的客人,“三千”形容人数众多,“号三千”可能是指高声呼喊,“侠少风流独迥然”则是形容年轻人潇洒不羁,与众不同。这句诗表达了宴会上人们热情洋溢、畅所欲言的氛围,以及年轻人独特的风采。
- 斗鸡南陌争金距,走马东城揖玉鞭。
“斗鸡南陌”指的是南边的街道上正在进行斗鸡比赛,“金距”是一种用于斗鸡的武器,“走马东城”指的是在东城的大道上骑着马匹疾驰,“揖玉鞭”则是形容马匹奔腾的样子,“揖”在这里是动词,意为挥动。这句诗描绘了城市生活中充满活力和刺激的场景,如斗鸡和骑马竞赛等。
- 相逢斗酒多倾倒,胡姬垆头天未晓。
“相逢斗酒”指的是朋友间一起饮酒聊天,“胡姬”指的是来自西域的女子,“垆头”指的是酒店的柜台,“天未晓”表示时间还很早。这句诗描绘了朋友聚会时饮酒作乐的情景,以及深夜酒馆里热闹的氛围。
- 汾阳甲第贵盈门,那作樵渔空自老。
“汾阳”指的是地名,这里指代一个显赫的家族或地方官宦之家,“甲第”指的是豪宅,“贵盈门”形容门庭若市,非常富有,“那作樵渔”指的是那些放弃了农耕或捕鱼的人,“空自老”则表示这些人只能白白地衰老。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不同生活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和命运。
- 蓟门春尽雨茫茫,汶水梁山路阻长。
“蓟门”指的是北京蓟州门,“春尽”表示春天结束了,“雨茫茫”形容连绵不断的春雨,“汶水梁山路阻长”则是形容道路漫长,难以通行。这句诗描绘了季节变化带来的自然景象和旅途的艰辛。
- 锦衣归向桥边过,不是青丝马上郎。
“锦衣”指的是华丽的衣服,这里指代富贵的身份标志,“桥边过”表示在桥边经过,“不是青丝马上郎”则是表明自己的出身并非高贵,与“马上郎”形成鲜明对比。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和他人的不同。
通过对《弹铗歌为郓樊生赋》的理解,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诗歌,而是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社会背景。它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