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城下多秋草,渔阳城头秋月晓。
凉风飒飒吹客心,驱车远下三河道。
三河地接太行秋,倚剑悲鸣回紫骝。
满堂击筑吾不乐,黯淡胡为赋远游。
先生落落闽中彦,束发床头开万卷。
赋成尽拟似相如,待诏金门不召见。
明光宫里落双凫,握绶江城兴不孤。
推毂难逢北海荐,抱经却授西河徒。
青毡莫道成萧索,博士古来官不薄。
买骏终归郭隗台,登龙本出孙弘阁。
垂髫旧日鲁诸生,负笈从游济北城。
十年不立门前雪,望断江南万里程。
蓟门烟树今何夕,白露满庭空水碧。
一尊相对夜色寒,挑尽青灯话夙昔。
长歌忽漫是离筵,不尽浮云黯远天。
淇园到日应相忆,万竹寒声沸百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富有感情色彩,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祝福。
注释:
- 渔阳城下:渔阳城位于今河北省蓟县,是古代的军事重镇。
- 凉风飒飒吹客心:凉风拂面,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丝孤独和忧愁。
- 三河地接太行秋:三河指黄河、卫河和滹沱河,这些河流在太行山脚下汇合,形成壮丽的景色。
- 紫骝:一种骏马,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
- 满堂击筑吾不乐:满堂的人都在弹琴唱歌,作者却觉得无聊,不愿参与其中。
- 黯淡胡为赋远游:为什么还要去远方游历呢?这里的“黯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前途的担忧。
- 落落闽中彦:形容友人才华出众,与众不同。
- 束发床头开万卷:形容友人勤学苦读,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 待诏金门:等待被皇帝召见,进入翰林院工作。
- 明光宫里落双凫:明光宫是古代帝王的居所,这里用“双凫”比喻友人即将离去的情景。
- 抱经却授西河徒:抱着书卷却无法得到朝廷的认可,只能去西河传授学问。
- 青毡莫道成萧索,博士古来官不薄:不要认为只有贫穷的人才能得到官职,古代的博士也有很好的待遇。
- 买骏终归郭隗台:比喻人才最终都会得到赏识和重用。
- 登龙本出孙弘阁:登上龙门(比喻成功)的人都是出自孙弘阁(即翰林院)的。
- 垂髫旧日鲁诸生:形容自己年轻时也是一名读书人。
- 负笈从游济北城:背着书箱跟随老师在济北城(即山东济南)学习。
- 望断江南万里程:望着家乡的方向,思念着遥远的家乡。
- 一尊相对夜色寒:在寒冷的夜晚,与友人举杯相对,畅谈往事。
- 挑尽青灯话夙昔:点上青灯夜读,回忆过去的事情。
- 长歌忽漫是离筵,不尽浮云黯远天:长歌是对朋友的告别,离别的宴席上看不到希望的曙光,只看到一片沉重的云影遮蔽了远处的天空。
- 淇园到日应相忆,万竹寒声沸百泉:淇园到了春天,应该会想念你,那里的万竹发出的声音如同沸水一般沸腾。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来表达对友人的关怀和祝福。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典故,如“渔阳城下多秋草”、“三河地接太行秋”、“紫骝”、“万竹寒声”等,这些都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此外,诗中的一些句子也很优美,如“凉风飒飒吹客心”、“抱经却授西河徒”等,都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才华。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