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名九子,幻作九莲花。去天不知尺有几,晴空片片飞丹霞。
南宫才子江东客,笔带九华峰顶色。学书欲作万人敌,一日声名倾上国。
青春谒帝入神京,黄石寻师驻榖城。经术远宗燕太傅,门墙半列鲁诸生。
忽登泰岱看乡陌,望见江头云气白。愁心一夜渡淮阳,不为莼鲈秋兴迫。
千里宁亲愿不违,西风萧瑟送将归。尊前落木浑成雨,马上微霜欲点衣。
为君长歌劝君酒,便是别离未应久。去日聊随朔雁飞,来时莫在春鸿后。
玉树青荧上苑栽,君王正忆子虚材。好将九朵芙蓉露,泻向仙人掌上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送别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九华山歌送施幼淳省元南还青阳省觐
【注释】九华山: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施幼淳:名字不详,李白的朋友或门人。省元:指皇帝召见并任命为官的人。南还:指返回南方。青阳:地名,在今安徽省黄山市境内。省觐:向皇帝报告朝见情况。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九华山的美丽景色和施幼淳即将南还青阳省觐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九峰名九子,幻作九莲花。去天不知尺有几,晴空片片飞丹霞。
【注释】九峰:即指九华山。九子:指九个山峰。幻作:形容山峰变化多端,如同幻化一般。九莲花:比喻山峰如莲花般美丽。去天:指离开九华山。不知尺有几:形容山峰高不可测。晴空:天空晴朗。一片片飞丹霞:形容阳光照射下,丹霞映照在天空中。
【赏析】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九华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南宫才子江东客,笔带九华峰顶色。学书欲作万人敌,一日声名倾上国。
【注释】南宫: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此处指京城。江东:古代对中国东南地区的称呼,这里泛指长江以南地区。学书:学习书法。九华峰顶色:指九华山的美景。万人敌:形容书法技艺高超,能够战胜众多对手。一日声名倾上国:意思是说,他一天之内的名声就能震撼整个国家。
【赏析】这句诗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书法艺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
青春谒帝入神京,黄石寻师驻榖城。经术远宗燕太傅,门墙半列鲁诸生。
【注释】黄石:传说中的仙人吕洞宾所居之处,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内。穀城:古地名,这里泛指京城。经术:指学识和学问。远宗:尊崇祖先,表示敬仰。门墙:借指师门,这里指老师。鲁诸生:指山东地区的儒生。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友人年轻时进入京城求学,拜师求艺,并在老师的门下学习多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和祝福。
忽登泰岱看乡陌,望见江头云气白。愁心一夜渡淮阳,不为莼鲈秋兴迫。
【注释】泰岱:泰山的简称,位于今山东省泰安市。乡陌:指家乡的道路。江头云气白:形容江边的天空云层白茫茫一片。愁心:形容心情忧愁。渡淮阳:指渡过淮河。不为莼鲈秋兴迫:意思是说,他不是为了秋天思念家乡而忧愁的。
【赏析】此句描绘了友人登上泰山远望家乡的场景,以及因思乡而产生的忧愁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共鸣。
千里宁亲愿不违,西风萧瑟送将归。尊前落木浑成雨,马上微霜欲点衣。
【注释】宁亲:意为让亲人安宁,此处指不让家乡受到战乱的侵扰。西风萧瑟:形容秋风凄凉、寒冷。尊前:指酒筵之前。落木:指落叶。浑成雨:形容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像下雨一样。马上微霜:形容天气寒冷,霜降在马背上。欲点衣:指霜降覆盖在衣服上。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深深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和平安宁的向往和祝福。
为君长歌劝君酒,便是别离未应久。去日聊随朔雁飞,来时莫在春鸿后。
【注释】长歌:即长篇歌唱,这里指为友人饯行时唱歌。便:表顺承的语气助词。聊:暂且。朔雁:指北方的候鸟大雁,古人常用以比喻离别之人。春鸿:指春天的使者,即燕子,这里比喻友人即将归来。
【赏析】此句诗人用歌声和诗句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祝福和鼓励,希望他不要因为短暂的分离而影响彼此的感情,期待早日重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和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
玉树青荧上苑栽,君王正忆子虚材。好将九朵芙蓉露,泻向仙人掌上开。
【注释】玉树:比喻年轻有为的人。青荧:形容颜色鲜明、光彩照人。上苑:古代皇家园林,此处借指京城。子虚材:指有才能的人。九朵芙蓉露:形容珍贵的人才就像九朵芙蓉露一样珍贵。仙人掌上开:意指这些人才将会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
【赏析】此句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品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朝廷能够发现和使用优秀人才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