醯鸡慕鼎俎,不知天地宽。
蜉蝣望朝夕,安能念岁寒。
小人固多逸,志士良不闲。
远涉四海岸,高举五岳巅。
俯视红颜子,磬折一何艰。
春华诚可悦,秋实无乃阑。
啸咤拥长剑,气薄曾云端。
品庶徒营营,安知达者观。

【注释】

(1)醯鸡:指腐臭的鸡肉,喻平庸之辈。慕鼎俎:羡慕鼎和俎(古代祭器),比喻追求权位富贵。

(2)蜉蝣:虫名,朝生暮死,比喻生命短促。

(3)安:哪里。念:想。岁寒:指严正廉洁的生活。

(4)小人:地位低下的人。固:固然,实在。

(5)志士:志向高远的人,有抱负的人。

(6)远涉四海:形容志士胸怀壮志,远大的理想。

(7)磬折:因极度痛苦而弯腰驼背。

(8)春华:春天的花朵,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9)秋实:秋天的果实,这里比喻功业成就。阑:尽。

(10)啸咤:高声呼喊。拥长剑:手拿长剑挥舞。气薄曾云端:气势冲天直上云霄。

(11)品庶:指各种人等。营营:忙于奔波,指庸碌无为。

(12)达者观:见识广博的人所能看到的境界。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对“小人”的讽刺和对“志士”的歌颂,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看法。

首句以腐臭的鸡肉自比,讽刺那些只知追逐名利、不思进取的庸俗之徒。接着以蜉蝣比喻人生短暂,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不要等到年老体衰才后悔莫及。中间六句分别用四个典故来说明这个道理。“小人固多逸”,意思是说小人物往往因为安逸而忘记了责任,容易懈怠。“志士良不闲”,意思是说有志之士不会闲得无聊。这两个典故都是用来强调要有志气,要有责任感,不能沉沦于安逸的生活之中。

后四句则是对前六句的进一步解释和深化。“远涉四海岸,高举五岳巅”,意思是说志士胸怀壮志,要远大的目标,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俯视红颜子,磬折一何艰”,意思是说志士站在高处向下俯瞰,看到那些卑下之人,他们为了功名利禄而苦苦挣扎,真是令人感慨万千。“春华诚可悦,秋实无乃阑”,意思是说美好的东西值得欣赏,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却很难得到。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也暗示了人生短暂、机会难得的道理。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啸咤拥长剑,气薄曾云端。”意思是说志士挥舞长剑,气势如虹,直冲云霄。这里的“气薄”指的是志士的气概和精神力量强大到足以冲破云霄,而“曾云端”则是指志士的志向已经达到了顶峰。整首诗通过咏物言志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和崇高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