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斗酒会,为欢诚未央。
高堂罗尊俎,四座何清凉。
庖人出珍膳,嘉旨充圆方。
吴歈中酒发,赵瑟激清商。
丝竹洞心耳,悲至不尽觞。
为客起行游,游彼大道旁。
车马若流水,佩剑寒秋霜。
被服心所喜,聊且为乐康。
朱门多媚少,磬折有容光。
春华耀朝日,夕暮从风扬。
四时舍我逝,日月递相藏。
人生天壤内,譬鸟集枯桑。
何不适情志,恣君技所长。
含情欲何待,但为达者伤。

【注释】

今日:今天。斗酒:古代的酒器,容量为两斗,所以叫斗酒。会:聚会、集会。吴歈(wéi):吴地的乐曲;赵瑟:赵国的瑟声,这里泛指乐器。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洞心耳:使人内心感到清凉。悲至:悲伤到了极点。不尽觞(zāng):没有喝完酒杯。起行游:起身去游览。大道旁:大路旁边。车马若流水:形容车马像流水一样流动。佩剑寒秋霜:剑身像秋天的霜一样冷。磬折(xǐng zhé,音喜折)有容光:形容人的仪态从容,态度恭维。春华耀朝日:春天的花在早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夕暮从风扬:傍晚时随风飘扬。四时舍我逝:四季都与我无缘。舍:遗弃,抛弃。日月递相藏:太阳月亮轮流交替。达者:得道之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宴乐府诗。全诗可分为三段。前八句写宴饮之乐;中间八句写出游之趣;末六句写感慨之情。

“箜篌引,今日斗酒会”,以“今日”领起全篇,点明是一次酒宴。这一句交代了宴会的时间地点以及参加者的身份——歌伎与宾客之间的聚会,而且说明是一次豪饮,用“斗酒”来形容饮酒量之多。

“高堂罗尊俎,四座何清凉”,写宴席之上,宾主尽兴。“庖人出珍膳,嘉旨充圆方”,“庖人”即厨师,指厨师端来了美味佳肴,丰盛的筵席上摆满了各种美食。

“吴歈中酒发,赵瑟激清商”,写音乐助兴,歌舞升平,宾客尽欢。吴歈,即吴地乐曲;赵瑟,指的是赵国的瑟声。“丝竹”、“清商”都是乐器名称,丝竹即弦乐器,清商指商调,泛指各种乐器。“悲至不尽觞”,写歌声舞姿使人们陶醉,以至于酒杯都喝干了。“悲至”指歌声感人至深,令人动容。“但为达者伤”,达官贵人只顾寻欢作乐,而忘了世事的变迁。

“为客起行游,游彼大道旁”,写宾客们起身游览。“游彼大道旁”即在大道旁游览,“车马如流水”形容车马像流水一样流动。“被服心所喜,聊且为乐康”,写主人为客人准备了舒适的衣物,让客人高兴起来。“被服”指衣服。“聊且”,暂且、姑且。“乐康”,愉快、快乐的意思。

后六句是写诗人自己对这种欢乐场面的感想:“朱门多媚少,磬折有容光”,“朱门”,指红门、大门,借指权贵之家的门。“容光”,面容的光华。“磬折”,指态度恭敬的样子。这两句写贵族豪门门前车马喧阗,仆从众多,但那些富贵人家的主人却很少有真本事,他们的容貌举止也显得拘谨而缺乏风度。“春华耀朝日,夕暮从风扬。”春天的花朵在早晨阳光中灿烂夺目,傍晚时分随着微风飘荡在空中。这句诗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四时舍我逝,日月递相藏”,“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舍我逝”,意为它们都离我而去。这里比喻时光的流逝。“日月递相藏”,意为日月不断地轮转交替。这两句写时间不断向前推移,诗人感叹岁月无情,人生苦短,转眼就要到尽头了。

最后两句写诗人感慨万千。“人生天壤内,譬鸟集枯桑。”“天壤”指天地间,比喻宇宙空间。“鸟集枯桑”比喻人生如同飞鸟聚集在干枯的桑树上一样,随时可能死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慨叹。“何不适情志,恣君技所长?”既然人世间如此无奈,不如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吧!

这首诗以写游宴为背景,通过描绘宴饮之乐、游历之趣以及感慨之情,展现了一种既纵情享乐又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