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色乾坤满,羊裘尚寂寥。
忽闻求剑诏,实已应弓招。
骚雅名终在,巢由卧转骄。
弹冠岂吾事,或可擅渔樵。
【注释】:
- 物色:指观察、识别。乾坤:指天地万物。
- 羊裘尚寂寥:指隐居生活,与世无争。
- 忽闻求剑诏,实已应弓招:意思是说,突然接到朝廷召见的命令,实际上已经被征召入京。
- 骚雅名终在:意思是说他的才华被世人所认可,名声将永存。
- 巢由卧转骄:是指隐居山林的陶渊明和巢父等人,他们原本很清高,但最终却因贪权而变得骄傲自大。
- 弹冠岂吾事,或可擅渔樵:意思是说,我不愿意去追求名利,但我可以享受钓鱼砍柴的乐趣。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受到皇帝召见的情景,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
首两句“物色乾坤满,羊裘尚寂寥。”描绘了一幅天地广阔、人烟稀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诗人用“羊裘”来形象地描述了自己的隐居生活,强调了自己的清高和超然。
第三句“忽闻求剑诏,实已应弓招。”则是转折到现实,表达了诗人接到朝廷召见的通知时的心情。这里的“求剑诏”可以理解为皇帝对自己的赏识和重用,而“应弓招”则暗示了诗人已经做好了接受这种荣誉的准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诗人对官场生活有所留恋,因为紧接着的一句“骚雅名终在”,就表明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
接下来的几句“骚雅名终在,巢由卧转骄。弹冠岂吾事,或可擅渔樵。”则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思想。他认为自己的才华被世人所认可,名声将永存。因此,他并不需要去追求名利,更不需要去攀附权贵。相反,他可以享受钓鱼砍柴的乐趣,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以诗人接到朝廷召见的通知为契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功名利禄的否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独特的人生观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的期望和压力,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