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茅小隐地,授草里中师。
时着莱子服,从呼蔡克儿。
为亲恒讳老,揽胜不称疲。
语及承欢事,潸然吾自悲。

【注释】

  1. 诛茅:指隐居。
  2. 授草:指教授学生。
  3. 莱子服:指《论语》中孔子的弟子颜回穿白衣,所以用“莱子服”比喻隐者。
  4. 承欢:指孝顺。
  5. 潸然:流泪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蔡大孝廉深深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首句“诛茅小隐地,授草里中师”,描绘了一幅隐居的画面,诗人以“诛茅”和“授草”两个动作,表现了他对朋友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尊重。这里的“授草里中师”指的是教授学生,也暗示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传承儒家思想,为社会做出贡献。

次句“时着莱子服,从呼蔡克儿”,诗人通过“莱子服”和“蔡克儿”这两个词汇,展现了朋友的谦逊和儒雅。这里的“莱子服”是指《论语》中的颜回,他穿着白衣,象征着隐者的品格;而“蔡克儿”则是指蔡邕的长子蔡克,他为人正直,有高尚的品德。

第三句“为亲恒讳老,揽胜不称疲”,描述了朋友为了家人而选择隐居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恒讳老”是指经常隐瞒自己的年龄,以免给家人带来负担;而“揽胜不称疲”则是指虽然在山水之间游玩,却从不感到疲惫。这些描述都体现了朋友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语及承欢事,潸然吾自悲”,则是诗人对朋友离别后的感慨。这里的“承欢事”是指孝顺父母的事情,而“潸然吾自悲”则是说听到这些事情后,诗人不禁流下了泪水,感叹人生无常。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