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筠一在念,遂厌承明庐。
自谓东方肉,何如张翰鱼。
谁堪代供奉,君岂不中书。
早晚山田熟,应夸计未疏。

【注释】:

  1. 吕舍人移疾归吴: 吕舍人,即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移疾”,意为因病辞职。“吴”,古地名,这里泛指家乡。
  2. 松筠一在念: 指对松竹的思念。筠为竹子的一种。
  3. 遂厌承明庐: 遂,于是;厌,厌烦之意;承明庐,指皇宫中的官邸。
  4. 自谓东方肉,何如张翰鱼: 自谓,自称;东方肉,比喻高官厚禄;张翰鱼,指晋代名士张翰,曾在洛阳做官而辞官归隐,故以“鱼”比“鸟”。
  5. 谁堪代供奉, 君岂不中书: 谁堪,谁能担当;君,这里指李白自己;中书,指翰林学士。
  6. 早晚山田熟, 应夸计未疏: 早晚,指何时;山田,指家乡的田地;应,应该;夸,夸耀;计,计划,策略;疏,通“书”,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辞去长安宫廷官职后,回乡隐居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家乡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首联“松筠一在念,遂厌承明庐。”通过“松筠一在念”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而“遂厌承明庐”则直接表达了他因为官场生活而感到厌恶。这种情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是对家乡月光的怀念。
    颔联“自谓东方肉,何如张翰鱼。”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东方肉”指的是高官厚禄,而“张翰鱼”则是晋代名士张翰辞官归隐的象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李白对于官场生活的不屑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颈联“谁堪代供奉,君岂不中书。”则是对他自己的一种肯定和鼓励。他认为自己有能力担任更重要的工作,如中书省(古代最高行政机关)秘书,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做一些文书工作。
    尾联“早晚山田熟,应夸计未疏。”则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他期待自己的农田早日丰收,并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这里的“计”可以理解为政策、策略或者计划。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的表达,展现了李白对自由、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