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堂卧起倦流莺,郢雪篇来始自惊。
竞渡可应非我意,独醒还见古人情。
尊前续缕忘为客,塞上探符有辟兵。
闻道侍臣偏赐扇,怜君白羽滞孤城。
注释:
- 空堂卧起倦流莺,郢雪篇来始自惊。
空堂:空旷的殿堂。流莺:即黄莺,此处指诗人自己。郢雪:指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南园十三首·其五》中的“楚王宫里没烧香,春雨细如针”。
- 竞渡可应非我意,独醒还见古人情。
竞渡:赛龙舟。屈原在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后,楚国百姓划着船船去打捞他,这就是赛龙舟。
- 尊前续缕忘为客,塞上探符有辟兵。
尊前:酒杯前。续缕:续写祝祷词。塞上:边疆。
- 闻道侍臣偏赐扇,怜君白羽滞孤城。
侍臣:侍奉君王的大臣。偏赐:特别的赏赐。白羽:白色羽毛,比喻高洁的品格。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作于大历二年(767年)夏五月。当时,杜甫正在夔州。这首诗是他接到好友李侍御的邀请,以诗相邀而作的答诗。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端午节时,被邀请参加赛龙舟的情景,以及他对这次活动的感想。
首联“空堂卧起倦流莺,郢雪篇来始自惊”表达了诗人在空堂中醒来,看到窗外的黄莺在飞翔,听到李贺的诗句“郢雪篇”,感到惊喜不已的情景。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李贺诗歌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颔联“竞渡可应非我意,独醒还见古人情”则是诗人对于参加赛龙舟的感受。他认为这次活动并非出自自己的本意,而是被他人邀请而来。但他还是选择了清醒地看待这件事,并看到了古人的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古人情感的尊重之情。
颈联“尊前续缕忘为客,塞上探符有辟兵”则是诗人对于赛龙舟活动的具体描述。他在酒桌上继续撰写祝祷词,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同时他也参加了赛龙舟活动,希望能为边防将士祈福驱邪。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欢快、热闹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尾联“闻道侍臣偏赐扇,怜君白羽滞孤城”则是诗人对于被邀请者的感慨。他知道他的侍从大臣们会特别赐予他一把扇子,但同时也感叹自己的白羽被滞留在孤城中,无法自由飞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自由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端午节赛龙舟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他既热爱生活,又关注国家大事;他既追求自由,又珍视友情;他既欣赏美景,又关爱他人。这些特点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