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春草易临岐,回首风尘始自悲。
鸿雁书来明月戍,故人吟罢白云司。
曲中杨柳知相忆,别后刀环未可期。
闻道朱弦多怅望,莫将流水受人疑。

塞外得李伯承比部见寄诗有感

蓟门春草易临歧,回首风尘始自悲。

鸿雁书来明月戍,故人吟罢白云司。

曲中杨柳知相忆,别后刀环未可期。

闻道朱弦多怅望,莫将流水受人疑。

注释:

  1. 李伯承比部:指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
  2. 蓟门春草易临歧:蓟门是指古代的边关城市蓟县,春天的野草容易长满道路,所以容易迷路。
  3. 回首风尘始自悲:回首往事,感叹自己曾经身处风尘之中。
  4. 鸿雁书来明月戍:鸿雁传书,意味着消息已经到达。明月戍是古代的一种军事防御设施。
  5. 故人吟罢白云司:故人指的是老朋友,吟罢意指读完或者唱完诗之后。白云司是指一个地方的名字。
  6. 曲中杨柳知相忆,别后刀环未可期:曲中杨柳代表着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但是离别之后,这种怀念变得难以实现。
  7. 闻道朱弦多怅望,莫将流水受人疑:闻道意为听说,朱弦是乐器名,这里代指朋友。怅望表达的是深深的思念之情,不要因为误会而失去彼此的信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首句“蓟门春草易临岐”,描绘了蓟门春天的景色,春草易长,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接着两句“回首风尘始自悲,鸿雁书来明月戍”,回顾了诗人过去的风尘岁月,以及通过鸿雁传书得到的消息,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接下来四句“故人吟罢白云司,曲中杨柳知相忆,别后刀环未可期”,描绘了诗人与老友分别的场景,以及对于过去生活的怀念。其中“曲中杨柳知相忆”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将杨柳作为对过去生活的寄托,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深深怀念。最后两句“闻道朱弦多怅望,莫将流水受人疑”,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担忧和提醒,不要因为误解而影响彼此的关系。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担忧,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