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帐诸生侍马融,怜余投笔乍临戎。
自来肝胆无离合,肯向衣冠数异同。
灏灏西京还汉日,泱泱东海更齐风。
男儿姓字羞文苑,矫首狂歌万古空。
【注释】
绛帐:指汉朝的太学。
马融:东汉著名的经学家,精通《左氏春秋》。
怜余投笔(yuán):杜甫自比为班超出使绝域,投笔从戎。
肝胆:比喻朋友之间亲密的关系。
离合:指朋友之间的亲密或疏远。
灏灏:浩渺的样子。这里指黄河水势广阔。
泱泱:广大的样子。这里指黄河波涛浩大。
文苑:文人学士聚集的地方,指汉魏六朝的洛阳。
姓字:指姓名、字号。
矫首:仰起头来。
狂歌:放声歌唱。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春天,是杜甫对友人元子美(名不详)投笔从戎,去边塞抗敌而作赠诗。此诗前半部分写友朋之谊,后半部分写诗人自己报国无门之苦,全诗情调慷慨激昂。
第一联:“绛帐诸生侍马融,怜余投笔乍临戎。”意思是说,我像古代的游侠一样,在马融的府邸里当了一名学生。我羡慕你们能像班超那样,辞别家人,投笔从戎,投身到边塞抗敌之中。
第二联:“自来肝胆无离合,肯向衣冠数异同?”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真正的朋友之间就不存在什么肝胆相照、不离不弃的关系;我们这些读书人虽然也讲求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标准,但往往不能做到“肝胆”和“手足”一样亲密无间。
第三联:“灏灏西京还汉日,泱泱东海更齐风。”意思是说,浩浩荡荡的黄河水势奔流而下,它就像当年汉高祖刘邦率领起义军渡过黄河,回到了中原大地一样;滔滔不绝的大河波涛汹涌澎湃,就像当年的齐威王治理齐国的时候,黄河的水势更加浩荡,波涛更加汹涌一样。
这两句诗以黄河的壮阔之势比喻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的积极进取精神。
第四联:“男儿姓字羞文苑,矫首狂歌万古空。”意思是说,像我这样的男子汉,如果连自己的姓名都羞于在文坛上留下,那真是枉费了这一生的光阴。于是便仰起头来放声高歌,让那歌声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传唱下去。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表达了他的豪迈气概和英勇气概。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即许多有才华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放声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