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酿色何所似,为似君圃千琅玕。
和风细吹若下皱,白云不散潇湘寒。
即无嵇阮能自入,倘许求羊时与欢。
应道醉来容易去,柳烟花月梦中残。

【注释】

过华二作:在华阴县做两首诗。即指这两首诗。君家:你的家园、家乡,这里指诗人的故乡。酿色:酒的颜色。何所似:像什么?琅玕(lánɡgān):一种美玉名。这里比喻美玉。和风细吹若下皱:春风轻轻吹来,好像水面起了皱纹。白云不散潇湘寒:天上的白云,像湘江边潇水边上那样洁白、清冷。即无嵇阮能自入:即使没有嵇康、阮籍那样的超脱,也能找到快乐。求羊:《论语》中说:“子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孔子游于沂水时的一段记载。时与欢:时常与朋友一起欢乐。应道:理应这样说。醉来容易去:喝醉了很容易就离开这里。柳烟花月梦中残:柳树、花、月亮、星星都化为了梦境中的景物,一切都已消失。

【赏析】

此诗是诗人客居华阴期间写的两首七言绝句。前一首写饮酒之乐,后一首写宴饮之趣。两首诗皆以饮酒为题材,但写法不同,各具特色。

第一首开头两句用“君家酿色何所似?”起兴,点明题旨:借赞美酒之美来表达对家乡的怀念。接着三句描写喝酒的过程,“和风细吹若下皱”,是说春风徐徐地吹来,仿佛给这酒面上加了一层细细的波纹,使人看了觉得美不胜收;“白云不去潇湘寒”,则是说天空中飘浮着的云彩,洁白如雪,清冷如水,好像给这杯美酒增添了几分寒意。这两句从侧面写酒的美,写得形象而生动,把饮酒时那种陶醉的情态描摹得淋漓尽致。第三句由眼前写到心中,“即无嵇阮能自入”,意思是说即使没有嵇康、阮籍那样超脱的人,也能寻到乐趣。第四句承上而来,又回到现实,“倘许求羊时与欢”,意思是假如可以邀朋呼友,大家在一起欢乐,那该多好啊!末两句进一步抒情,“应道醉来容易去”,应该是醉了容易离开这里;“柳烟花月梦中残”,则又是说这美好的景致都在梦中消散了,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二首是作者写宴会的情景。开篇先以设问的方式,写出了宴会的气氛,“君家酿色何所似”,诗人通过设问的形式,引出下文对宴饮气氛的描绘。“和风细吹若下皱”,是说春风轻拂,好像给酒面上加上了一层细细的波纹,让人看了感到美不胜收;“白云不散潇湘寒”,则是从远处落笔,将远山的云雾想象为漂洒在空中的白云,它既不聚拢也不散开,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好像给这杯酒增添了几分寒意。这两句同样是从侧面着笔,写出酒的美。接着又写到宴饮过程,“即无嵇阮能自入”,意思是即使是没有嵇康、阮籍那样的超脱之人,也能寻到欢乐;“倘许求羊时与欢”,意思是如果可以邀朋呼友,大家在一起欢乐,那该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最后一句“应道醉来容易去”,意思是说应该这样想:喝醉了容易离开这里;“柳烟花月梦中残”,则是说这美丽的景致都在梦中消散了。这两句也是写宴饮时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这两首诗都是以酒会友,饮酒赋诗之作,但风格略有不同。前一首写饮酒之乐,抒发思乡怀友之情;后一首着重写宴饮之趣,抒发友情。两首诗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把饮酒时那种陶醉的情态描绘得栩栩如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