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清秋转自佳,抚膺高眺渺无涯。
千家射日鱼鳞上,百舸穿云雁字排。
天目障青遥入眦,角头分翠近当怀。
胥涛怒激非吾分,蠡泛逍遥兴不乖。
【注释】
登缥缈峰二首:即《登缥缈峰》。
清秋:秋天。
抚膺高眺:抚胸遥望。膺,胸部。
无涯:无限,没有边际。
千家射日鱼鳞上:指千家门前的屋檐上,有像箭羽一样排列的瓦。
穿云雁字排:指千家门前的屋檐上,有像飞翔在天上的大雁一样的瓦。
天目:浙江天目山,又名仙霞岭,为浙、皖、闽、赣四省交界处。
障青:阻挡青色,形容山峰的颜色。
分翠:分出绿色,形容山峰的绿色。
胥涛:水名,在江苏宜兴县西北。
蠡湖:在今江苏无锡市西。
逍遥:闲适自在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写诗人登上缥缈峰后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情。
“风物清秋转自佳,抚膺高眺渺无涯。”秋风凉爽,天气晴朗,诗人站在缥缈峰上眺望远方,看到一派美丽的秋色。
“千家射日鱼鳞上,百舸穿云雁字排。”诗人继续眺望远方,看到千家门前有成行的瓦片,犹如一排排飞向蓝天的大雁。
“天目障青遥入眦,角头分翠近当怀。”诗人又远看一座山峰,只见它的颜色如同青色的帷幕,挡住了视线。近看时,山峰的颜色分明如绿色的羽毛,仿佛被风吹拂在怀中。
“胥涛怒激非吾分,蠡泛逍遥兴不乖。”诗人又想到太湖上的胥涛,它虽然猛烈地冲击着堤岸,但他自己却能够逍遥自在,不为所动,所以诗人的心情也非常高兴。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缥缈峰的美丽景色和作者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