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官赐沐帝恩私,展转翻成触绪悲。
万目畏传鸿雁句,棘心愁听鹡鸰诗。
空矜昼锦东归日,况值宵衣南顾时。
八座纵荣那足羡,秋风不贷鬓边丝。

【注释】

①考绩:考核官员政绩。淮:指代地方。大司寇:古代官名,主管刑狱的官员。即事有感:因时事而有所感慨。②移官:指调任官职。赐沐:皇帝赐给大臣洗头沐浴以示恩宠。③触绪悲:触动思绪悲伤。④棘心:比喻忧愁。⑤空矜:徒然自夸。东归日:指春天万物生长,草木萌发时节。⑥宵衣:夜晚未寝,勤于政事。南顾:对南方的思念。⑦八座:指宰相。纵荣:即使享有荣耀也不够。⑧秋鬓:形容人的鬓发已白。⑨秋风:比喻世事变迁。不贷:不宽容。⑩鬓边丝:指鬓发变白。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得到朝廷重用,即将赴任之际,面对家乡故土,感慨万千而作此诗。

“移官赐沐帝恩私”,首句点题,表明诗人接到了朝廷重用的任命书(“赐沐”谓赐以新沐)后,心情十分激动和感激。“帝恩私”三字,既表明了皇帝对自己个人的赏识和器重,又暗示了这种赏拔是在皇帝直接过问下作出的。一个“私”字,既表明了皇帝的恩宠,也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无限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为能够获此殊荣,感到万分荣幸的心情。“展转翻成触绪悲”(展转,犹言辗转),说明诗人接到任命书后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他一方面感到十分高兴,另一方面又感到有些悲伤。这种心情,正是诗人在官场中多年,对官场中的种种丑恶现象有了深刻认识之后,才产生的深刻感受。

“万目畏传鸿雁语,棘心愁听鹡鸰诗”,两句是说,人们听到诗人要赴任的消息后,纷纷议论纷纷,议论的话题主要是诗人将如何对待朝廷的旨命、如何对待朝廷对他的信任等问题。诗人对此并不感兴趣,因为他早已知道,一旦被朝廷所重用,那么他将不得不违心地服从,而这正是他所不愿意做的。因此,当他听到人们议论此事的时候,心中就不禁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悲伤之情。

“空矜昼锦东归日,况值宵衣南顾时。”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虽然很希望在朝为官,但一想到自己的故乡还在等待他的回报(“昼锦”指白天穿着锦绣衣服去拜见皇帝),而皇帝又如此关心国家大事,夜深人静还不忘国事,所以,当皇帝召唤他入朝做官的时候,他又不禁感到十分惆怅。“宵衣”一词,出自《汉·东方朔传》:“上(汉武帝)望气……乃者上还,幸上林,召朔,令为《仙童》之颂……朔谢曰:‘臣闻肺石之下,有虫欲作,不可不察!’上曰:‘何谓也?’朔稽首对曰:‘夫天有象,地有章,阴阳之气,各在其位,安得鬼乎?’上乃笑曰:‘试为我作颂……”后人遂用“宵衣”来比喻皇上关怀国家事务。这里诗人用“宵衣”一词,是说自己在皇帝召唤下入朝为官,内心感到十分愧疚不安,因为自己还未能报答国家的厚爱,还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八座纵荣那足羡,秋风不贷鬓边丝。”诗人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下决心辞官归隐了。诗人认为:自己虽然获得朝廷的信任,并被任命为高官要职,但这一切都不值得自己羡慕,因为自己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责任要尽。何况现在正值多事之秋,国家正处在动荡之中,自己怎么能只顾自己的名利地位呢?最后两句是说,自己虽然辞别朝廷,离开家乡,但是,想到自己的白发已经满头,想到自己的年华已经老去,想到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在为朝廷效力,为百姓服务,想到这里,自己就不能不为祖国和人民担忧啊!因此,尽管自己已经辞别朝廷,离开了家乡,但是,自己仍然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前途。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诗人在仕途得意之时,却想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在离乡而去之前,又想到了祖国和自己的处境。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使诗歌的主题显得更加鲜明突出、感人至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