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波如黛泻潺湲,美有双鱼尾更殷。
中散已申秋后驾,巨卿从破别时颜。
乍悲云汉黎民咏,忽羡星辰父子班。
解道起然无物念,人间忧乐也相关。

【注释】

楚波:指楚国的江水。如黛泻潺湲,美有双鱼尾更殷:形容秋水清澈见底,像画笔蘸上了浓墨,流泻出一片清波,两岸山色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仿佛是两条游动的鱼。中散:指司马相如。已:已经。申秋后驾:表示在秋天到来之前。巨卿、破颜、别时颜:指王献之和他父亲王羲之告别的情景,“破颜”意即破涕为笑,“别时颜”意为别时的笑容。云汉:银河,指天上的银河。黎民:老百姓。起然无物念,人间忧乐也相关:指自己对天下的百姓怀有深深的忧虑,关心他们的疾苦。解道:明白地解释。起然:心平气和的状态。

【译文】

楚地的波浪好像黑色的眉毛倒泻下来,美丽极了,就像有两条游动着的鱼尾似的更加显得宽广而明亮。你的父亲司马相如已经约定了秋日驾临京城,我就要离开家乡,与你父亲告别了。忽然听到天上传来悲歌,心中又不禁为百姓的遭遇感到悲伤;忽然看到满天繁星,又不禁羡慕他们父子能同享幸福。我明白了你的心意,心里很平静,没有什么可挂心的,因为人间的忧愁与快乐都是相互关联的。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太学博士期间(公元756年),当时诗人正在长安应试,得到主试官张九龄的赏识,于是被录取为进士。这首诗就是他赴长安应试前写给友人李白的信。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并劝慰友人不必过于忧愁,因为人间忧乐是相互关联的。

首句写诗人在长安应试时所见到的楚地之景。“楚波”二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江水澄碧,两岸山峦叠翠;江中的倒影与岸边的景物交相辉映,宛如两幅精美的图画。“明卿自楚驰信相问云秋后当访我金陵以一诗贺儿骐馵第”一句,是说李白从楚国来,给我写信询问我什么时候去拜访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并给我寄了一诗祝贺我儿子中举。

第二句写诗人收到友人来信后的感慨。“中散”二句用典。晋代的文学家司马相如有《长门赋》一篇,因失宠而被废置在家,后来终于被赦免,重又做了官;而另一位文学家王献之(字子敬),从小受到父亲王羲之的熏陶,才思敏捷,学识渊博,但因家庭变故,早年就被迫离开了家庭,后来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中散”、“巨卿”两句是对两位文人坎坷遭遇的概括性描述。“乍悲云汉黎民咏,忽羡星辰父子班”二句,写诗人因友人的遭遇而感到悲伤,同时羡慕友人父子都享受荣华富贵。

第三句“解道起然无物念”是说诗人现在对一切世事都很淡然,没有牵挂和忧虑。“人间忧乐也相关”,是诗人的结语,指出世间的事情都是相互关联的,人间的忧乐都不可分离。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安慰,也表明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