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却寒襦挂纸钱,又闻呼役向杨川。
三家两舍无薪米,错认江南也禁烟。
【注释】
寒襦:单薄的衣服。纸钱:冥币,用于祭奠死者。杨川:地名,今属安徽,是古代的烧纸钱的地方。
【译文】
典却了寒冷的棉衣挂上纸钱,又听说官府派役到杨川去。
三户、两户没有米,错认江南也禁烟。
【赏析】
此诗写清明时节,作者在故乡看到的情景。首句用典,典出《晋书.王戎传》载,晋人王戎过吃煮饼,见有牛心便大吞之,问其故,曰“牛心好”。后遂以“吞毡”为典。次句写烧纸钱,说明是清明节。第三句说官家派差役下乡催租,而民不聊生。末句写误认江南也为禁烟日,说明官家对百姓横征暴敛,连江南也不放过。全诗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表达了诗人的愤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