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封侯数不奇,欲翻辽海洗胭脂。
班生未上青油幕,谁勒燕然第二碑。
王山人,字承父,赴顾益卿中丞之约道经锡山诣陈稚登言别陈为叙出塞之艰涕泗不已承父愀然返棹作四绝句记之余属和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王山人”指王山人(1254—1327),字承父,号东崖,山西盂县北庄乡东岳村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著有《东山集》。
- “赴顾益卿中丞之约”:赴顾益卿中丞之约是指前往拜访顾益卿中丞,顾益卿是元朝的一位官员,他主持过许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活动。王山人在去之前,经过一座叫锡山的地方,所以这里用“道经锡山”。
- “诣陈稚登言别陈为叙出塞之艰”:到陈稚登上门告别。因为王山人此次来拜访是经过锡山,所以与陈稚登相见,自然要谈及离别之情。“为叙出塞之艰”,即向他诉说自己的出塞艰辛。
- “涕泗不已”:形容眼泪鼻涕流个不停。这是王山人离别时的真实情感表达。
- “承父愀然返棹”:承父,即王山人的爸爸;愀然,形容忧愁的样子;返棹,意思是返回船头。这句诗的意思是王山人的父亲听到儿子的离别之情后,心情非常难过,于是返回船首。
- “作四绝句记之余属和焉”:作四首绝句记录下离别的情感,最后由父亲王山人完成这些诗歌的创作。这是一次深情的对话,也是一次父子间的深刻交流。
这首诗通过描述王山人和父亲的离别情景,展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王山人通过四首绝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敬爱和不舍,而父亲则以悲伤的情绪结束这次对话。这种深情的对话方式,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也展现了父子之间深刻的感情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