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龙起处,曾此更鸣銮。
父老十年复,君王三日欢。
跸留佳气满,歌忆大风寒。
望幸河山切,沾恩雨露宽。
官曹副司隶,宫阙比长安。
稚子车前拥,中涓桂后弹。
声名方叔并,词赋郢人看。
莫作南阳对,君今治岂难。

【赏析】

方承天是唐玄宗开元时人,曾任尚书左丞。这首诗当是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冬送方承天赴任时所作。方承天的《禹绩颂》得到唐玄宗的赞赏,因而作者有“望幸河山切,沾恩雨露宽”的诗句。

“向来龙起处,曾此更鸣銮。”“龙起”指龙德宫,在今陕西咸阳东北。《旧唐书·方伎传下》:“龙德宫,本隋仁寿宫中寝殿所,上以龙德名宫。”据《唐会要》记载:龙德宫“去大明宫二里”。又据《通典》卷三十二载:“龙德宫,其地在大明宫西南,即隋仁寿宫也,上有飞流注于渭。……其水南流为广明池。”龙德宫位于长安城西,故称“西内”,而这里说的“向来”,就是指龙德宫所在之处。方承天到职后,龙德宫内鸣銮声不绝。

“父老十年复,君王三日欢。”“父老”指长安城内的老人们。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将近十年,今天终于盼来了皇帝的驾临。“君王”指唐玄宗。“三日欢”是说三天之内的欢乐。

“跸留佳气满,歌忆大风寒。”“跸”是皇帝出行前令行人回避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皇帝来到龙德宫,留下了祥和之气,百姓都欢呼雀跃;听到皇帝唱起那高亢悲凉的《大风歌》,都不禁想起了当年秦始皇被围困于沙丘时的艰难处境。“歌忆大风寒”一句,既点出了《大风歌》的内容,同时又暗示了唐玄宗与秦始皇的相似之处。

“望幸河山切,沾恩雨露宽。”“望幸”是指盼望皇帝的来临。“沾恩雨露宽”意思是说,皇帝的恩赐如同春雨般滋润着百姓的心田。这两句话都是诗人对唐玄宗的赞颂。

“官曹副司隶,宫阙比长安。”“官曹”、“宫阙”都是指官署或宫室。“副司隶”是官名,汉制,御史中丞、司隶校尉皆为九卿之一,掌纠察京师百官及诸侯王。唐初设司隶台,长官为司隶大夫,后改司录台,长官为司录大夫,均属门下省,掌管纠察京城官吏,但无实权。后来改为左台、右台,左台长官为左司郎中,右台长官为右司郎中,均属吏部,负责选授官员之事。“比长安”即指比京师长安还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方承天担任的官曹副司隶,其规模和地位甚至超过了长安城中的官府建筑。

“稚子车前拥,中涓桂后弹。”“稚子”指年幼的侍从人员。这两句诗意谓:年轻的侍从簇拥在车子前面,年轻的侍卫手持弓箭站在马后面。“稚子”和“中涓”都是古代官名。《史记·李斯列传》:“使蒙恬将兵三十万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张守节正义引应劭曰:“中涓,主车骑事也。”又《汉书·百官公卿表》:“侍中、中常侍、黄门侍郎皆加谒者之名。”颜师古注引应劭曰:“中黄门,宦者之贵者,主乘舆车服。”可见“稚子”、“中涓”、“桂后”都是唐玄宗身边亲近的人。

“声名方叔并,词赋郢人看。”“方叔”指周公旦的儿子伯禽,他曾经辅助周成王治理东都洛邑,因功封于丰邑(今山东济宁东南),史称方叔。“声名”即名声,声望。“辞赋”是古代一种散文文体,多用于议论或写景抒情。“郢人”指楚国的文学家屈原。这两句诗意谓:方承天的名声可以同方叔、屈平媲美,他的辞赋可以与郢人之文相媲美。

“莫作南阳对,君今治岂难。”“南阳”指唐南阳郡(今河南南阳)。这两句诗意谓:不要拿南阳郡的事来相比(因为南阳郡的太守是张嘉贞),你的治理工作并不困难。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你虽然年轻才疏,但是只要用心学习,一定能干好自己的工作。同时,这也是诗人对自己能胜任这个职务的自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