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频辞客,君来未掩扉。
浊醪均妙理,燕坐对忘机。
远树河流接,疏花露色归。
事违心独赏,名近句还非。
澒洞时才足,疏狂我辈稀。
只怜月如练,不见谢玄晖。

稚子频辞客,君来未掩扉。

浊醪均妙理,燕坐对忘机。

远树河流接,疏花露色归。

事违心独赏,名近句还非。

澒洞时才足,疏狂我辈稀。

只怜月如练,不见谢玄晖。

诗句注释:

  • 稚子:年幼的孩子。
  • 频辞客:频繁地离开客人。
  • 君:指你(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 未掩扉:没有关门。
  • 浊醪:粗劣的酒。
  • 妙理:精妙的道理。
  • 燕坐:悠闲自在地坐着。
  • 远树:远山的树木。
  • 河流:指流水。
  • 疏花:稀疏的花。
  • 露色:露水的光芒。
  • 事违:事情不如意。
  • 心独赏:独自欣赏。
  • 名近:名声接近。
  • 句还非:诗句并不好。
  • 澒洞:形容人才众多。
  • 疏狂:放纵不羁。
  • 只怜:只是可怜。
  • 月如练:月亮像白色的绢带一样。
  • 谢玄晖:指谢眺,南朝齐诗人,以山水诗著名。
    译文:
    孩子频频地告别客人,你来了还没有关门。
    粗劣的酒能调和精妙的道理,悠闲自在地坐在椅子上忘却了机巧和计谋。
    远山的树木和流水相连,稀疏的花朵散发出露珠的光彩。
    事情不如意,只能独自欣赏,名声接近却不如好的诗句。
    众多的人才足以支撑时代,放纵不羁的人很少。
    我只可怜那月亮像白色绢带一样美丽,而看不到谢朓这样的诗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首联“稚子频辞客,君来未掩扉。”点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为全诗定下基调。次联:“浊醪均妙理,燕坐对忘机。”诗人通过写自己与友人共品浊醪美酒的闲适情景,表现了自己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颔联“远树河流接,疏花露色归。”进一步展开描写,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颈联“事违心独赏,名近句还非。”抒发了人生无常,富贵荣华终将过去的情感。尾联“澒洞时才足,疏狂我辈稀。”表达了对当时人才济济的感慨以及对自我的自嘲。最后一句“只怜月如练,不见谢玄晖”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留恋和惋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