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动寒色,大树莽萧萧。
日落中涓马,霜归散骑貂。
渐谙高枕趣,不畏简书招。
态向人间减,吟滋病后骄。
此身难自掷,微禄仗君消。
满百如相谴,抽簪有圣朝。
久病奉简曹中诸公
千门动寒色,大树莽萧萧。
日落中涓马,霜归散骑貂。
渐谙高枕趣,不畏简书招。
态向人间减,吟滋病后骄。
此身难自掷,微禄仗君消。
满百如相谴,抽簪有圣朝。
注释:
- 千门动寒色:形容深秋时节,寒气逼人,万物凋敝。
- 大树莽萧萧:树木高大茂盛,风吹过发出萧瑟的声音。
- 日落中涓马:描述夕阳西下,战马奔腾的景象。
- 霜归散骑貂:描述霜降时节,骑兵们披着貂皮,在寒冷的战场上驰骋的场景。
- 渐谙高枕趣:逐渐懂得了安享清闲、高枕无忧的生活乐趣。
- 不畏简书招:不畏惧繁琐的公文和征召。
- 态向人间减:形容诗人的精神状态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淡然。
- 吟滋病后骄:指疾病缠身却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情绪。
- 此身难自掷:觉得自己很难随意放弃或抛弃自己的生命。
- 微禄仗君消:依靠微薄的俸禄生活,依赖于他人的恩赐。
- 满百如相谴:满百岁时可能会受到朝廷的谴责或处罚。
- 抽簪有圣朝:抽出簪子表示愿意为圣朝效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李益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变化。通过对四季变化、战争生活、衰老状态和仕途经历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政治和道德的思考。
诗人通过描绘秋季景色来表达对自然的感叹和敬畏之情。千门动寒色,大树莽萧萧,这两句描述了深秋时节,寒气逼人,万物凋敝的景象。大树莽萧萧,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气息,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凄凉。
诗人通过描绘日落、中涓马、霜归散骑貂等场景,表达了对战争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之情。日落中涓马,霜归散骑貂,这两句描述了傍晚时分,战马奔腾的景象和霜降时节,骑兵们披着貂皮,在寒冷的战场上驰骋的场景。这些描写都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生活的厌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诗人还通过对衰老状态和仕途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政治和道德的思考。渐谙高枕趣,不畏简书招,这两句描述了诗人逐渐懂得了安享清闲、高枕无忧的生活乐趣,不畏惧繁琐的公文和征召。态向人间减,吟滋病后骄,这两句则表达了疾病缠身却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情绪,以及诗人对自己生命的珍惜和自豪之情。此身难自掷,微禄仗君消,诗人表达了自己很难随意放弃或抛弃自己的生命,依赖微薄的俸禄生活,依赖于他人的恩赐。满百如相谴,抽簪有圣朝,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老时可能受到朝廷的谴责或处罚的担忧,以及抽出簪子表示愿意为圣朝效力的决心。
这首诗以季节变换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战争生活、衰老状态和仕途经历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政治和道德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