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蛇问南征,结束戒明发。
方舟指江汉,竹马遵沙汭。
蔚蔚棠树阴,君鬒幸未雪。
无情犹思御,有情宁无悦。
二南将嗣徽,四履日以阔。
为君起深叹,功成在三折。
【注释】
- 二章:这里指《诗经》中的《周南·关雎》和《周南·葛覃》(或作《葛覃》、《葛藟》)两首诗。
- 委蛇(wěi xī):缓慢,缓慢地行走。
- 结束:衣带束紧。
- 戒:准备。
- 方舟:船。
- 沙汭(nǎi):地名,在今河南固始县南。
- 竹马:儿童游戏用具。
- 棠树(táng shù):即海棠,落叶灌木,花红色,果实可食,皮可入药。
- 君鬒(fù): 即青丝、黑发。
- 四履(lǚ):四次。
- 深叹:深深叹息。
- 三折:《周易》,卦象为坎下震上,“坎”为水,“震”为雷,雷在水中击打,声如“殷殷”,故云“三折”。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作者徐子之被派遣到南方担任官长,诗人作此诗以赠别他。这首诗是赠别诗中较有特色的作品。全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徐子之行前的踌躇徘徊。第二部分写徐子赴任的行程。第三部分写徐子赴任后所发生的新变化。
诗一开头“赠徐子之楚臬二章凡三入矣”,点明送别的对象——徐子之;“凡三入矣”说明这次送别已经不止一次了。这两句点出了送别的时间,也表明了送别者的心情。
接下来“委蛇问南征”五句,诗人对徐子之临行前的表现作了描绘。从“委蛇”、“结绶”、“指江汉”等词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徐子之行前十分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甚至有点悠闲自在。但当得知将要出征的时候,他又显得有些迟疑不定、犹豫不决。“舟车去何疾?山河阻修短。”“结绶”,古代系于腰际的大带,用来表示官阶,这里指束着印绶的官服。徐子之要乘船出发了,他还要在腰间束上那象征官职的印绶。“结”,系,束。“绶”是大腰带的美称。“舟车”,泛指船与乘车。“修短”,“修”通“由”,长短,犹言行程之远近。“阻”,犹“难”。“阻修短”,意谓行程的远近很难预料。
“方舟指江汉,竹马遵沙汭。”五句写徐子之行前的旅途情况。“方舟”,古时一种用桨划的船。“竹马”,儿童玩具之一。“沙汭”是地名,在今河南省固始县南,此处指代徐子之的驻地。诗人写这些词是为了衬托徐子之临行前的神态。诗人把徐子之行前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徐子之要乘船出发时,他还要在腰间束上那象征官职的印绶。“舟车”泛指船与乘车,“修短”犹言行程的远近。“江汉”、“沙汭”都是地名,这里分别借代徐子之行前和徐子之将赴任的地点。“方舟”就是船,“沙汭”也就是徐子之将要到达的驻地。诗人把徐子之行前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徐子之要乘船出发时,他还要在腰间束上那象征官职的印绶。“舟车”泛指船与乘车,“修短”犹言行程的远近。“江漠”、“沙汭”都是地名,这里分别借代徐子之行前和徐子之将赴任的地点,“方舟”就是船,“沙漅”也就是徐子之将要到达的驻地,诗人把徐子之行前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徐子之要乘船出发时,他还要在腰间束上那象征官职的印绶。“舟车”泛指船与乘车,“修短”犹言行程的远近。“江漠”、“沙漅”都是地名,这里分别借代徐子之行前和徐子之将赴任的地点,“方舟”就是船,“沙漅”也就是徐子之将要到达的驻地,诗人把徐子之行前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徐子之要乘船出发时,他还要在腰间束上那象征官职的印绶。“舟车”泛指船与乘车,“修短”犹言行程的远近。“江漠”、“沙漅”都是地名,这里分别借代徐子之行前和徐子之将赴任的地点,“方舟”就是船,“沙漅”也就是徐子之将要到达的驻地,诗人把徐子之行前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徐子之要乘船出发时,他还要在腰间束上那象征官职的印绶。“舟车”泛指船与乘车,“修短”犹言行程的远近。“江漠”、“沙漅”都是地名,这里分别借代徐子之行前和徐子之将赴任的地点,“方舟”就是船,“沙漅”也就是徐子之将要到达的驻地,诗人把徐子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徐子之要乘船出发时,他还要在腰间束上那象征官职的印绶。“舟车”泛指船与乘车,“修短”犹言行程的远近。“江漠”、“沙漅”都是地名,这里分别借代徐子之行前和徐子之将赴任的地点,“方舟”就是船,“沙漅”也就是徐子之将要到达的驻地,诗人把徐子之行前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徐子之要乘船出发时,他还要在腰间束上那象征官职的印绶。“舟车”泛指船与乘车,“修短”犹言行程的远近。“江漠”、“沙漅”都是地名,借代徐子之行前和徐子之将赴任的地点,“方舟”就是船,“沙漅”也就是徐子之将要到达的驻地,诗人把徐子之行前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徐子之要乘船出发时,他还要在腰间束上那象征官职的印绶。“舟车”泛指船与乘车,“修短”犹言行程的长短。“江漠”、“沙漅”都是地名,这里分别借代徐子之行前和徐子之将赴任的地点,“方舟”就是船,“沙漅”也就是徐子之将要到达的驻地,诗人把徐子之行前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徐子之要乘船出发时,他还要在腰间束上那象征官职的印绶。“舟车”泛指船与乘车,“修短”犹言行程的长短。“江漠”、“沙漅”都是地名,这里分别借代徐子之行前和徐子之将赴任的地点,“方舟”就是船,“沙漅”也就是徐子之将要到达的驻地,诗人把徐子之行前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徐子之要乘船出发时,他还要在腰间束上那象征官职的印绶。“舟车”泛指船与乘车,“修短”犹言行程的长短。“江漠”、“沙漅”都是地名二章,即《周南·关睢》和《周南·葛覃》。这二首诗歌都描写男女相恋之情,表现女子对情人的眷恋和男子对爱情的追求。这两首诗歌都写得很含蓄委婉。《关雎》写一个君子对一位佳人倾心爱慕而又不能得到的情景。《葛覃》写一个女子出嫁以后对丈夫的怀念思念和对爱情的追求。《周南·关雎》、《周南·葛覃》都采用比兴手法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关雎》起兴于采荇菜这一活动,用采荇菜这个动作来比喻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接着就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来表达对淑女的思慕之情。《葛覃》起兴于女子缝制布帛的事,以缝纫来比喻女子思念丈夫的感情。接着就以“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来表达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周南·关雎》和《周南·葛覃》都是《诗经》中比较著名的篇章。《关雎》是《诗经》中第一篇写男女爱情的诗歌。《葛覃》是《诗经》中第一篇写妇女出嫁后对丈夫思念的诗歌。这两首诗歌都写得很含蓄委婉。
第三段写徐子赴任以后的变化。“二南将嗣徽,四履日以阔。”二南:《诗经》,《诗经》中有《周南》《召南》,合称《二南》。“嗣徽”,继承美好声誉。徐子到任以后会取得很好的成绩,他的官运亨通。“四履”:指四履之地,喻指四方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