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予际微遘,素短应人略。
冠佩婴其躬,容颜为时作。
鸿鹄渐华阶,虽重非所托。
贵贱当岐趣,念欲两居薄。
人生非根株,取愿谁能博。
华卿縻好爵,管生蹈丘壑。
龙质既以殊,低昂成虚度。
慨然革余往,从子甘藜藿。
赠俞山人允文
伊予际微遇,素短应人略。
冠佩婴其身,容颜为时作。
鸿鹄渐华阶,虽重非所托。
贵贱当歧趣,念欲两居薄。
人生非根株,取愿谁能博。
华卿縻好爵,管生蹈丘壑。
龙质既以殊,低昂成虚度。
慨然革余往,从子甘藜藿。
注释:我与您在人生的旅途上偶然相遇,我们的人生都很短暂,应该相互理解。我戴冠佩带、身穿礼服,但我的容貌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鸿鹄渐渐飞上了台阶,虽然尊贵但不长久。不论贫富贵贱,人生的道路应当是岔路口,我想和您一起度过贫穷的生活。人生不是一棵根扎得深的树,我们的愿望又怎能实现呢?高贵的华卿得到了好爵位,而管生则隐居不仕了。我的天性与众不同,我低头或昂头都毫无意义。我感慨地告别了我的过去,跟随您过着清苦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写给俞山人的。俞山人名允文,生平不详,只知道他与诗人交往密切。诗中的俞山人,可能是一位隐者,也可能是一位有才能的人。诗人在诗中对俞山人的才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首联两句点明两人的相遇。“伊予”指我,“际微”指人生短暂,“遘”指遇见。“素短”指自己的身世平凡。“冠佩婴其躬”写自己戴着官帽穿着官服,但却是一副庸俗之态。“容颜为时作”,意思是自己的容貌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颔联两句写俞山人的外貌和气质。“鸿鹄渐华阶”,用鸿鹄比喻俞山人,表示对他的敬仰;“虽重非所托”,意思是虽然俞山人地位很高,但并非自己所追求的境界。“贵贱当歧趣”,“歧趣”指不同的道路,这里指人生的不同阶段。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认为人生应该有不同阶段的选择。
颈联两句写俞山人的志向和生活。“念欲两居薄”,意思是想与俞山人共同度过贫苦的生活。“两居薄”,指贫苦的生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俞山人的关心和友谊。
尾联两句写自己的人生态度。“人生非根株”,“根株”指植物的根部,比喻人的生命。“取愿谁能博”,意思是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但现实却很难达到。“取愿”,指期望。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全诗通过对俞山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