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游丛林,颇与耆宿伍。
弹指百千偈,纵横藏中语。
自谓得宝珠,有取无不与。
今来谒松师,一语不得吐。
乃至欲吐时,涊然汗如雨。
回首青天空,荆棘皆净土。
持此拟叩师,恐师竟无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题为《与松上人》。诗中描述了作者在丛林中的修行经历和对佛法的理解。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昔我游丛林,颇与耆宿伍。(昔日我在丛林中游历,曾与许多有智慧的僧人一起)
    解释:这里描述了作者曾经在丛林中游历的经历,以及他与许多有智慧的僧人一起的经历。

  2. 弹指百千偈,纵横藏中语。(弹指之间,我已经诵读了上百上千的经文,这些经文都在我的心中纵横交错)
    解释: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深入理解和领悟,通过诵读这些经典,他已经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3. 自谓得宝珠,有取无不与。(我认为我已经得到了一颗无价之宝,任何需要的东西我都愿意提供)
    解释: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信不疑,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宝藏,即佛教教义,并以此为基础,为他人提供帮助。

  4. 今来谒松师,一语不得吐。(现在我前来拜见松师,却无法说出心中的疑问)
    解释:这里表达了作者与松师傅之间的深厚情感。他虽然心中有诸多疑问,但因为敬畏和谨慎,无法直接表达出来。

  5. 乃至欲吐时,涊然汗如雨。(正当我想要开口询问时,忽然感到紧张,汗水直流)
    解释:这里的“涊然汗如雨”形容了作者内心的紧张和激动。他原本想要向松师傅请教,但却因紧张而出汗。

  6. 回首青天空,荆棘皆净土。(回首望去,只见一片苍茫的天空,但在这苍茫之中,也隐藏着无数的荆棘和障碍)
    解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修行,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和净土。

  7. 持此拟叩师,恐师竟无许。(我拿着这些经书准备去向松师傅请教,但恐怕师傅不会接受我的请求)
    解释: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松师傅的敬重和期待。尽管他准备了经书,但还是担心师傅不会接纳他的提问,这反映了他对师傅的尊敬和谦逊。

  8. 赏析:整首诗以作者的内心世界为线索,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修行过程中的困惑与挣扎。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丰富真挚。

这首诗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入理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