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矫双鸿鹄,羽翼忽已分。
岂不念佳匹,飘然辞浊氛。
君子怅独晤,美人旷何群。
杂佩空瑶响,流苏陈绮文。
清心馀玉映,丽质罢兰薰。
非乖庄生达,尚挹荀令芬。
徵歌惜倾国,流梦为行云。
去来杳难迹,盼睐恍有闻。
亮无排空驭,毫素表殷勤。
【译文】
双鸿鹄矫矫如两道彩虹,忽然之间却分飞远去。
难道不思念那美好的伴侣,飘然离去避开了尘世的污秽。
君子怅惘地独自面对佳人,而佳人已经远离了人间世界。
她的佩玉发出清脆的声响,她的衣襟上绣着绮丽花纹。
清雅的心灵还保留着玉质美,美丽的面容已经失去了兰薰之香。
并不是与庄周的思想相违背,仍可以受到荀令君般的芬芳。
征歌一曲,令人感慨倾国倾城的美艳,而佳人已随云气而去。
去来无踪,渺无踪迹让人难以寻觅,佳人的倩影恍恍惚惚还在耳边。
明亮的双眼没有能驾驭高天的云驾,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注释】
(1)矫矫:指鸟飞翔时姿态优美,这里用作比喻。
(2)羽翼:翅膀。
(3)分:分离。
(4)佳匹:美好的伴侣。
(5)浊氛:污浊的社会风气。
(6)独晤:单独见面。
(7)美人旷何群:美人已经离开了人间,不知到哪里去了。
(8)杂佩:指佩带的各种首饰。
(9)流苏:古代贵族女子的一种服饰装饰,即长流苏。
(10)余玉映、丽质罢兰薰:用玉映和兰薰形容女子的美貌,玉映是美玉的光泽映照出美丽,兰薰是兰花香气熏染出美丽。
(11)庄生达:指与庄子的思想相同。
(12)荀令芬:指的是东汉时期的才女班昭。
(13)徵歌:古乐府中的一种曲调名。
(14)流梦为行云:比喻佳人像天上的浮云一样,随风飘动去了。
(15)亮无排空驭:意思是说诗人自己无法超越天空。
(16)毫素:指笔。
【赏析】
李商隐在这首《为李员外悼亡》一诗中,运用比兴手法,借“双鸿鹄”自喻其妻,通过写其妻之死对自身影响以及对其死后的思念,表达了对妻子的眷恋和哀思之情。全诗感情真挚深沉,语言含蓄隽永,意境深远幽美。
首联“矫矫双鸿鹄,羽翼忽已分。”以双鸿鹄自喻其妻,“矫矫”形容双鸿鹄体态挺拔优美,如同一对俊美的鸳鸯,“羽翼忽已分”,则表示这对鸳鸯的恩爱夫妇忽然之间却要分手了。“矫矫”形容双鸿鹄体态挺拔优美,如同一对俊美的鸳鸯,“羽翼忽已分”则表示这对鸳鸯的恩爱夫妇忽然之间却要分手了,“矫矫”和“忽已”都写出了双鸿鹄动作的迅速和意外,也写出了作者的惊异和悲痛。
颔联“岂不念佳匹,飘然辞浊氛。”则是对上述情况的进一步说明和补充,“岂”“飘然”两个词语表现出了诗人对双鸿鹄夫妻俩的深深眷恋和依依不舍的心情。“佳匹”即美好的配偶,“浊氛”即污浊的世风。“岂不念”表明诗人对这对鸳鸯夫妻的深深思念和牵挂。“飘然辞浊氛”则是说他们夫妻俩决定离开这污浊的世风,去寻找一个更美好的地方生活。
颈联“君子怅独晤,美人旷何群。”诗人以“君子”自居,感叹自己不能与佳人共结连理,只有独自面对佳人。“独晤”表现了诗人对佳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旷何群”则表示佳人已经离开了人间。诗人在这里以“君子”自居,感叹自己不能与佳人共结连理,只能独自面对佳人,这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旷何群”则表示佳人已经离开了人间,这是对佳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尾联“杂佩空瑶响,流苏陈绮文。”诗人想象佳人离开后的情景,用“杂佩”和“流苏”来形容佳人的装束,同时用“瑶响”和“绮文”来衬托佳人的风采,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最后两句“清心馀玉映,丽质罢兰薰。”更是将这种诗意推向高潮,诗人用“玉映”和“兰薰”来描绘佳人的容貌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佳人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
这首诗以李商隐独特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将一位贤淑端庄的妻子塑造成了一位既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又具有非凡才华的美丽形象。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深沉,语言含蓄隽永,意境深远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