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车入精兰,晨钟数杵鸡声残。庞眉老僧来揖客,慈云殢春春未阑。
墙东杏花一树白于霰,时有流莺啄花片。我自惊逢今日花,花应不记当年面。
莫言花落不如人,人老能如花更春。唯有江头探花使,只今还作踏花身。
流莺欲答忽飞去,恍忽如歌旧游句。但使新丰酒价平,老夫得住聊须住。

【注释】甲戌:唐文宗开成五年。善果寺:位于长安城南,为著名古刹。东风吹车入精兰:春风吹进寺院,吹动了庭院里的兰花。晨钟数杵鸡声残:清晨的钟声和寺庙中传来的报晓鸡鸣声已渐渐消失。庞眉老僧来揖客: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和尚来迎接客人。慈云殢春春未阑:慈祥的白云萦绕着春天的美景,春天似乎还没有结束。墙东杏花一树白于霰:墙东有一棵杏树,白色的花瓣如同雪花一般。时有流莺啄花片:有时有黄莺在杏花丛中啄食花瓣。我自惊逢今日花,花应不记当年面:今天我意外地遇到这盛开的杏花,花儿却不记得我当年的容颜。莫言花落不如人,人老能如花更春:不要认为花儿凋零了就比人衰老;人老了却能保持像春天一样的青春。唯有江头探花使,只今还作踏花身:唯有那江头赏花的人,今天依然保持着欣赏花儿的情趣。流莺欲答忽飞去,恍忽如歌旧游句:黄莺想要回答,但忽然飞走了,好像在哼唱着过去的诗句。但使新丰酒价平,老夫得住聊须住:只要让新丰的美酒价格降低,我就在这里居住并享受它吧。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长安城南的善果寺与友人偶遇而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以及世事沧桑的感慨。

首联描绘了春风中,阳光下,车水马龙,钟声回荡,报晓的鸟儿也早已停止了歌唱。接着描写了院中的老僧迎接客人的情景。

颔联以“慈云”、“春未阑”等词汇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杏花绽放的壮观景象。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方法,将杏花比作“慈云”,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富有诗意。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杏花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叹。诗人用“时有流莺啄花片”这一细节,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时光的无奈之情。

尾联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尽管年岁已高,但仍然能够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和生机。同时,诗人也借景生情,抒发了对美好时光无法再回的深深感慨。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