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琅玕一何众,大母春云箨中种。
八子俱为荀氏龙,诸孙三见河东凤。
是时太仆归其乡,舞衫尽出宫罗装。
琅琊酿泉春正美,好奉潘舆万岁觞。
【诗句释义】
王家子弟众多,王太夫人的七个儿子。大母春云箨中种。七个儿子都是荀氏龙凤的后代。
八个儿都成为荀氏龙凤家族的一员,三个孙子都三次见到河东的凤凰。
当时太仆返回故乡,舞衫尽出宫罗装。琅琊酿泉春正美,好奉潘舆万岁觞。
【译文】
王家的子弟众多,王太夫人的七个儿子。七兄弟都是荀家龙凤的后辈,他们各自都有显赫的成就。
八兄弟都成为荀氏龙凤家族的一员,三个孙子都三次见到河东的凤凰。
当时太仆(即王太夫)返回故乡,舞衫尽出宫罗装。琅琊酿泉春正美,好奉潘舆万岁觞。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王太夫七子八孙的。王太夫是东汉时期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张芝的族兄。张芝曾为大将军窦武作《平乐观赋》和《汉官威仪》,文采斐然。王太夫的书法也非常高超,有“草圣”之誉。他擅长写竹简,人们称之为“王字”。这首诗就是赞颂他的书法成就。
诗的前六句是赞叹王太夫的书法成就。“王家琅玕一何众”,意思是说,王家的书法人才真是多啊!这里用“琅玕”比喻书法,形容王太夫的书艺高超。“大母春云箨中种。”意思是说,七个儿子都是荀家龙凤的后辈。这里的“荀”是指荀氏宗族。荀氏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其后代中有著名的文学大师、政治家、外交家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战国时赵国宰相赵胜。他是荀卿的侄子,荀子是他的堂弟。荀卿是战国时有名的儒学家,他主张人性向善,认为人天生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只要努力修养就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他著有《荀子》一书。赵胜是战国时赵国的相国,他以善于用人著称,在位时,广招贤才,使赵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乐,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
诗的最后四句是赞美太夫人的书法成就。“八子俱为荀氏龙”,意思是说,八个儿子都是荀氏龙凤的后代。这里的“荀氏”也是对荀氏宗族的尊称。荀氏宗族中有很多杰出的人才,如荀况、荀勖、荀彧等。荀况是荀家的嫡子,他的文章很有名,被后人称为“荀卿”、“荀夫子”。荀勖是西晋大臣,他曾任尚书令、中书监等职,为人正直,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荀彧是曹操手下的重要谋士,他辅佐曹操统一了北方。
“诸孙三见河东凤。”意思是说,三个孙子都三次见到河东的凤凰。“河东”是地名,位于今山西永济一带。传说这里的凤凰非常美丽,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神鸟”。这里的“神鸟”指的就是凤凰。
“是时太仆归其乡,舞衫尽出宫罗装。”意思是这时太仆回到家乡,舞衣上的衣服全部换成了宫中御用的丝织品。这里的“太仆”是官职名称,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市长。“宫罗装”指的就是宫中御用的丝织品。
“琅琊酿泉春正美,好奉潘舆万岁觞。”意思是说,春天正是琅琊的酿泉水最甘甜的时候,我要好好地敬献潘水的酒给皇上,祝皇上长寿万寿无疆。琅琊县位于山东临沂市北端。这里的水甘甜可口,酿酒工艺也很发达。这里的“潘水”指的是琅琊的水。这里的“万岁”是对皇帝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