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负雄辨,衮衮不可竭。
乘时握铨衡,所登必耆哲。
肮脏平津门,栖迟步兵辙。
篇章亦流畅,要非中所悦。
窃慕西去津,将无东海筏。

【注释】

余自解郧节归耕

余:我。自解郧,回到家乡。节:节度,指官衔。

归耕无事屈指贵游申文外之好者得十人次第咏之袁太常洪愈

屈指:屈指数量。贵人(权要)们中喜欢诗歌的人有十个,依次吟咏他们的作品。袁太常洪愈:袁宏道的字。

廷尉负雄辨,衮衮不可竭:廷尉掌管刑狱之事,有雄辩之才,他审理案件时,滔滔不绝,源源不断。衮衮:连续不断的样子。

乘时握铨衡,所登必耆(qi第一声)哲:趁着时机掌握官吏任免的大权,所提拔的人一定是德高望重的贤人。铨衡,官位任免的权柄。耆(qí第一声)哲:德高望重之人。

肮脏平津门,栖迟步兵辙:肮脏,意谓仕途不得意,潦倒失意。平津门:即平津渡。在今河南开封市西。栖迟:逗留;停留。步兵: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一支部队。

篇章亦流畅,要非中所悦:文章写得也通顺流畅,然而不是我所喜欢的。所悦,所欢喜。

窃慕西去津,将无东海筏:我羡慕从西边去的地方。将无,岂非的意思。东海筏,泛指海上行船所用的竹筏。

【赏析】

袁宏道《答张幼于》诗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对友人画中的山水景色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和反问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及对友人画作的高度评价。

“余自解郧节归耕”,开篇便表明了诗人回归故土、躬耕田园的决心。“庭尉负雄辨,衮衮不可竭”两句,既赞颂了朝廷廷尉的雄辩才华,又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不屑一顾。接着,诗人以“乘时握铨衡,所登必耆哲”两句,赞美了自己能够凭借才华得到重用。这两句诗中的“铨衡”、“耆哲”都是古代官职的称谓,前者指的是官员任免的权柄,后者则是指德高望重之人。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仕途经历与古人相比,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肮脏平津门,栖迟步兵辙”,则是诗人对自己身处困境、潦倒失意的真实写照。“肮脏”一词,形容诗人当时的处境十分艰难,而“平津门”和“步兵辙”则分别指的是诗人当年曾经驻足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在当时都是文人骚客的聚集之地,如今却成了诗人的落脚点。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状况,也体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在描绘了诗人自身的境遇之后,“篇章亦流畅,要非其所悦”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画作的赞赏之情。这里所说的“篇章”,指的是画作中的山水景观,而“所悦”则是指画家的创作风格。诗人认为,尽管自己的仕途不顺,但是画家所创作的山水画却是如此流畅自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与自己在官场中的失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诗人不禁感叹道:“窃慕西去津,将无东海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羡慕那些能够远离官场纷扰、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那些东海上的筏子一样,随波逐流,无拘无束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友人画作的赞美和对自己仕途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应用,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