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厌一世人,英雄生马足。
兵刃周八荒,所至皆鱼肉。
中原冠带地,几希付樵牧。
时维耶律公,捐身不违俗。
宛转中所嗜,从容解其毒。
遂令孑遗民,生齿成代续。
万古祠禹功,从配当不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题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天厌一世人,英雄生马足。
兵刃周八荒,所至皆鱼肉。
中原冠带地,几希付樵牧。
时维耶律公,捐身不违俗。
宛转中所嗜,从容解其毒。
遂令孑遗民,生齿成代续。
万古祠禹功,从配当不恧。
注释:
- 天厌一世人,英雄生马足:意思是上天厌恶那些一世的人(指那些没有作为的人),英雄生于马足之下(指生在乱世之中)。
- 兵刃周八荒,所至皆鱼肉:意思是用兵器攻击四方,所到之处都成为了敌人的鱼肉(形容敌人被打败或屈服)。
- 中原冠带地,几希付樵牧:意思是中原地区曾经是繁华之地(指中原地区曾经是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地区),现在却很少有人能够守住这片土地(指中原地区现在已经衰落)。
- 时维耶律公,捐身不违俗:意思是在这个时候,耶律公(指耶律德光)选择了牺牲自己来维护世俗(指契丹族的统治)。
- 宛转中所嗜,从容解其毒:意思是在曲折的环境中追求所喜爱的事情,从容应对困难(指在困境中保持镇定)。
- 遂令孑遗民,生齿成代续:意思是因此使得剩下的百姓得以继续生存下去(指经过战乱后,剩下的百姓得以重建家园)。
- 万古祠禹功,从配当不恧:意思是永远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他的后代子孙也应当受到尊敬(指大禹的后代子孙应该受到后世的敬仰)。
赏析:
这首诗是韩偓为纪念一位名叫耶律德光的契丹族首领所写的一首诗。耶律德光在唐末五代时期曾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即辽朝。这首诗就是韩偓在赞美耶律德光的政绩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的期望和对历史的反思。
诗的前两句“天厌一世人,英雄生马足”表达了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意思是说,上天厌倦了那些无能之人,而英雄却生活在乱世之中(指那些有才能的人往往得不到重用)。
第三四句“兵刃周八荒,所至皆鱼肉”则是描绘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局面。意思是说,用兵器攻击四方,所到之处都成为了敌人的鱼肉(形容敌人被打败或屈服)。
第五六句“中原冠带地,几希付樵牧”则是指中原地区曾经是繁华之地(指中原地区曾经是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地区),现在却很少有人能够守住这片土地(指中原地区现在已经衰落)。
第七八句“时维耶律公,捐身不违俗”则是赞颂耶律德光的忠诚和牺牲精神。意思是在这个时候,耶律德光选择了牺牲自己来维护世俗(指契丹族的统治)。
第九十句“宛转中所嗜,从容解其毒”则是表达了在曲折的环境中追求所喜爱的事情,从容应对困难(指在困境中保持镇定)。
最后十二三句“遂令孑遗民,生齿成代续”则是描述了战后人民的生活状况。意思是因此使得剩下的百姓得以继续生存下去(指经过战乱后,剩下的百姓得以重建家园)。
最后十四五六句“万古祠禹功,从配当不恧”则是对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进行评价。意思是永远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他的后代子孙也应当受到尊敬(指大禹的后代子孙应该受到后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