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铜梁秀,托钵娄江浔。
向余忽西笑,笑指邛山深。
出既无定所,归应无住心。
吾闻梵天界,步步莲花金。
兹地且不恋,况乃思故林。
两足随世缘,耆宿有知音。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它描述了铜梁大师的外貌和性格,以及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中的“大师铜梁秀”描绘了铜梁大师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这里的“铜梁”可能是指铜梁县,也可能指铜梁地区,而“秀”则表示他的才华出众、品德高尚。

“托钵娄江浔”描述了大师选择在娄江浔这个地方修行。这里的“托钵”意味着他以乞食为生,过着清苦的生活;“娄江浔”可能是一个地方名,也可能是一个地名或人名。

“向余忽西笑,笑指邛山深”展现了大师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这里的“向余”可能是指诗人,也可能是其他人;“忽西笑”表示他突然笑了起来;“笑指邛山深”则表示他笑着指向远处的邛山。

“出既无定所,归应无住心”表达了大师对世俗生活的淡然处世态度。这里的“出既无定所”表示他行踪不定;“归应无住心”则表示他归去之后没有执着于任何东西的心。

“吾闻梵天界,步步莲花金”进一步描绘了大师对佛教的信仰和理解。这里的“梵天界”指的是佛教的极乐世界,而“步步莲花金”则表示他在修行的过程中一步一莲花,步步都是金光闪闪的景象。

“兹地且不恋,况乃思故林”表达了大师对世俗生活的态度。这里的“兹地”可能是指他所居住的地方,也可能是一个地方名;“且不恋”表示他不留恋这个地方;“况乃思故林”则表示他还思念故乡的树林。

这首诗通过描绘铜梁大师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佛教的信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