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穷路欲绝,兹梁忽中亘。
下当舍身壑,上当侧足径。
虽尔踸踔中,悠然见宏胜。
偃蹇九丈夫,相观易为劲。
晨露被膏沐,夕飙发清听。
生不愿秦封,但愿不违性。

【注释】

梁:这里指桥。

碧:青绿色。

梁逾险得九龙岭:指从碧梁上经过,越过了险峻的九龙岭。

涧:山间溪流。

穷:尽。

兹:这。

中亘:横贯。

舍身壑:舍弃生命在深壑中。

侧足径:曲折前行的小路。

踸踔(zhuó chì)中:在狭窄险峻的地方行走。

宏胜:宏伟壮丽。

偃蹇九丈夫:形容高大伟岸的九条大丈夫。

相观易为劲:相互观看时,显得十分威武雄壮。

晨露被膏沐:清晨的露水被用来洗头沐浴。

发清听:发出清脆的响声。

生不愿秦封:活着不愿意接受像秦始皇那样的封赐。

不违性:不违背本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九龙岭后写的一篇记事诗。诗人由碧梁逾险而得九龙岭,一路上,山涧深窄,道路险峻,但诗人毫不畏惧,反而觉得十分壮观。他在山中游览,发现许多高大伟岸的树木,于是写下了这首记事诗。

首四句写登山途中所见之景。“梁逾险得九龙岭”,点明登山之路,并说明登山的原因是为了寻找九龙岭。“涧穷路欲绝”,写山路险峻,涧水深急,使人感到前途茫茫,似乎已到尽头。然而,“兹梁忽中亘”,突然之间,一条桥梁出现在眼前,使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下当舍身壑,上当侧足径”,这是对“兹梁”的高度赞美。下一句“兹梁”指的是一座横跨深谷的大石桥,它横卧在深谷之中,连接着两岸。这座桥虽然险峻异常,但却能让人通行无阻,因此人们不得不放弃掉入深渊的危险念头,只能选择在桥上小心翼翼地行走。“虽尔踸踔中”中的“尔”是代词,指代前面提到的“兹梁”。意思是说,虽然如此艰险,但是仍然能够克服困难,顺利通过。“悠然见宏胜”中的“悠然”表示心情舒畅、神态自若的样子;“见”是动词,表示看到;“宏胜”指美好的景色和景象。意思是说,尽管道路艰险,但是仍然能够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和景象。

接下来四句写登临高处所见的美景。“偃蹇九丈夫”,用来形容那些高大伟岸的树木。“相观易为劲”,意即站在这些高大伟岸的树木旁边,人们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威武雄壮。“相观”是指互相观看;“易为劲”则是容易变得威武雄壮的意思。“晨露被膏沐”,早晨的露水被用来洗头沐浴,这里的“膏沐”是指头发和皮肤上的污垢,也可以用来指洗澡。“夕飙发清听”,傍晚的风声清朗悦耳。

最后两句是对整个登山过程的总结。“生不愿秦封”,表达了诗人对秦始皇封赏的不满;他不愿意像秦始皇那样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而是希望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但愿不违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尊重。他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违背自己的本性,而是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整首诗通过描绘登山途中所见美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通过对“九龙岭”的描述,也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