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饶伎俩,时时恶声进。
吾子既庵居,不闻亦无尽。
云胡以听名,徒然扰方寸。
自言百不入,一唯天是信。
既传天听卑,复道天语近。
五十命已知,六十耳当顺。
自此从心年,的应无悔吝。
我语君莫听,君听我当论。
何以绝听根,悠然空五蕴。

这首诗是一首赠给张叟的题画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分析:

为张叟题听庵

注释: 这是一首赞美听庵主人张叟的作品,通过描绘其听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意。

山神饶伎俩,时时恶声进。

译文: 山神以其巧妙的手段,时常发出不悦的声音。

吾子既庵居,不闻亦无尽。

注释: 您已经住在听庵中,即使不听到,也不会感到寂寞或空虚。

云胡以听名,徒然扰方寸。

译文: 我为什么要用听来命名它呢?这只会扰乱我的心神。

自言百不入,一唯天是信。

注释: 他宣称自己什么都听不进去,但唯独相信上天的意志。

既传天听卑,复道天语近。

译文: 他已经接受了上天的低语,又听到了接近人的话语。

五十命已知,六十耳当顺。

注释: 五十岁的生命已经结束,六十岁应该听从天命。

自此从心年,的应无悔吝。

注释: 现在从心而行,就应该没有悔恨了。

我语君莫听,君听我当论。

译文: 我告诉你不要听,你如果听的话,就该进行讨论。

何以绝听根,悠然空五蕴。

注释: 为什么断绝听的根基,就能让心灵变得宁静,超脱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束缚。

赏析:

此诗以赞美张叟的“听庵”而展开。首联点出听庵主人张叟,表明其高洁之性及与山林的深厚情缘;颔联写其居所之清幽,不闻不即是无穷无尽的境界;颈联揭示其心态,尽管山神时常恶声相逼,但张叟却能坦然面对,不为所动;尾联则揭示了张叟的内心世界,他坚信自己的信仰,即使身处纷扰的世界也能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张叟的崇高敬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