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公白莲社,郁若人天师。
破戒饮陶令,违誓过虎溪。
远方一大笑,陶意竟攒眉。
乃知病维摩,不受弥勒窥。
何物陆道士,千载亦传疑。

《题三笑图》:远公白莲社,郁若人天师。破戒饮陶令,违誓过虎溪。远方一大笑,陶意竟攒眉。乃知病维摩,不受弥勒窥。何物陆道士,千载亦传疑。

注释:

  1. 远公白莲社
  • 指东晋时期的名僧慧远所创立的白莲社。慧远在庐山结社修道,提倡佛教与儒教的结合。
  1. 郁若人天师
  • 形容人物气质非凡,如天上人间的仙人。
  1. 破戒饮陶令
  • 陶令指的是东汉时期的隐士陶渊明,他曾经多次违反自己制定的清贫生活准则。
  • “破戒”表示违背戒律。
  1. 违誓过虎溪
  • 虎溪即虎溪寺,位于江西庐山。传说中,陶渊明曾在这里饮酒,违背了他对自然的誓言,因此被称为“醉陶”。
  • “违誓”表示违背自己的誓言。
  1. 远方一大笑
  • 比喻对某种情境或行为的讽刺或嘲笑。
  1. 陶意竟攒眉
  • 形容因为某种原因(如不如意、困惑等)而皱眉。
  1. 乃知病维摩
  • 比喻因误解而产生错误的判断。
  1. 不受弥勒窥
  • 弥勒是指未来佛祖,这里指不被未来的佛祖看透。
  1. 何物陆道士
  • “陆道士”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陆深的别号。这句诗可能在讽刺陆深的某种行为或言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和人物的独特见解。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通过这些典故,诗人表达了对某些现象或行为的深刻思考。例如,“破戒饮陶令”和“违誓过虎溪”这两个典故,都暗示了人们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做出不符合自己原则或信念的选择,从而引发深思。最后一句“何物陆道士,千载亦传疑”则是在讽刺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人物的评价,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独特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