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实灵秀,茀郁如团伞。
窈窕隙日穿,芊眠泄云散。
忍草屐不妨,名药囊堪满。
涌瀵胜垂乳,迭石疑丛卵。
易窥法王像,难迹征君馆。
忽有岩梅发,如逢胜流款。
酌水当醴觞,抚松韵清管。
日昃不知归,焉顾足力短。
明发望台城,戒徒心更缓。
纵步摄山颇穷名胜有作纵步摄山,寻找着那名满天下的名胜;
兹山实灵秀,这山确实很美丽、灵秀;
茀郁如团伞,它郁郁葱葱的样子就像一座大伞;
窈窕隙日穿,在阳光透过树木缝隙的幽静时刻;
芊眠泄云散,云雾缭绕着山间,仿佛是云被山间的草木所吸引。
忍草屐不妨,我穿着草鞋也无妨;
名药囊堪满,装满药囊也不嫌多。
涌瀵胜垂乳,泉水喷涌,犹如乳汁般倾泻;
迭石疑丛卵,叠垒的石头仿佛堆叠着无数个卵石。
易窥法王像,容易看见法相庄严的佛像;
难迹征君馆,难以找到那些隐逸的古刹遗址。
忽有岩梅发,忽然间岩上梅花绽放;
如逢胜流款,好似遇见了高洁的友人。
酌水当醴觞,取水饮用时,就像品尝到美酒一样;
抚松韵清管,抚摸着松木,听其声声悠扬如管乐。
日昃不知归,太阳西斜时,却忘了回家;
焉顾足力短,哪里还顾及脚力已经疲乏?
明发望台城,天亮后,我打算远行去登高望台;
戒徒心更缓,要告诫徒弟们,心情也要放松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摄山时的即兴之作。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情景交融,妙趣无穷。
第一联“纵步摄山颇穷名胜有作”,写诗人纵步行走摄山,寻访名胜。诗人游历名胜,意气风发,兴致勃勃地写下了“纵步摄山”这一句子。这里“摄山”就是现在的北固山、栖霞山等名山。
第二联“兹山实灵秀,茀郁如团伞”,写山上风景优美。诗人赞叹摄山之美,把它喻为美丽的“灵秀”之山,又形容它郁郁葱葱、茂盛繁密的样子。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山上的景色写得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第三联“窈窕隙日穿,芊眠泄云散”,写山上景色幽深,日光和云彩从树缝中穿过。这里的“窈窕”和“芊眠”都是描写景物的词。诗人用“隙日穿”“云散”来表现景物的幽美和清新。
第四联“忍草屐不妨,名药囊堪满”,写诗人登山采药。诗人说,即使穿上草鞋也可以,因为山路崎岖不平。同时,他还装满了一袋子药材。这里通过描绘诗人采药的场景,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热爱之情。
第五联“涌瀵胜垂乳,迭石疑丛卵”,“涌瀵”指温泉。诗人看到泉水喷涌而出,宛如乳汁一般流淌不息。同时,他又发现这些岩石排列得如同一团团卵石。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泉水喷涌、岩石排列得如同一团团卵石等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
第六联“易窥法王像,难迹征君馆”,写山上寺庙的建筑。诗人很容易就看到了寺庙里的佛像,但很难找到寺庙遗址。这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寺庙建筑的雄伟壮观和历史悠久的特点。
第七联“忽有岩梅发,如逢胜流款”,写山顶上的梅花盛开,宛如遇见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里通过描绘山顶上的梅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之情。
第八联“酌水当醴觞,抚松韵清管”,写作者饮酒赏景的情景。他取水饮用时,就像品尝到了美酒一样;同时,他还在抚摸着松木,听其声声悠扬如管乐。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饮酒赏景的情趣和品味写得淋漓尽致。
第九联“日昃不知归,焉顾足力短”,写诗人在山上游玩至日落时分仍不想回家。这里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迷恋和留恋之情。
第十联“明发望台城,戒徒心更缓”,写作者下山返回时的心情。天色已晚,他决定明早再出发去登高望台;同时,他也告诫徒弟们要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紧张。这里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又体现了诗人对徒弟们的关心和爱护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