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黑龙挟黑风,万室中夜随波空。今年白龙戏白云,禾头不救赤日焚。
彼何暴暴此何懦,有水不洗天公眼。汝龙沾沾犹自多,江东流殍将奈何。
呜呼江东流殍可奈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
首句“去年黑龙挟黑风,万室中夜随波空”,描述了去年的黑龙在夜晚肆虐,给人们带来了恐惧和不安。这里的“黑风”象征着灾难和不幸,而“万室”则暗示了这种灾难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次句“今年白龙戏白云,禾头不救赤日焚”,则描绘了今年的白龙在天空中嬉戏的景象,而农民们却无法拯救即将被太阳晒焦的庄稼。这里的“白云”象征着希望和美好,而“赤日焚”则暗示了炎热和干旱对农作物的破坏。
第三句“彼何暴暴此何懦,有水不洗天公眼”,诗人在这里对比了去年和今年的龙的行为,认为去年的黑龙更为猛烈,而今年的白龙却显得过于温和。同时,诗人也质疑了天公的眼睛是否真的能够洗净这一切的罪恶。这里的“暴暴”、“懦”分别形容了两种龙的行为特点,而“洗天公眼”则表达了诗人对公正的渴望。
最后一联“汝龙沾沾犹自多,江东流殍将奈何”,诗人在这里指出,虽然白龙看似温和无害,但它的行为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反而让更多的老百姓陷入了困境。这里的“江东流殍”指的是江南地区的人民因战乱而流离失所、饿死的人。诗人用“流殍将奈何”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龙的不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的深切关怀。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揭示了社会问题的根源,并呼吁人们关注这些被忽视的苦难。这种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挖掘和对人民的真挚同情,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赏析:
《后白龙叹》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通过描述龙的不同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痛苦。诗人以白龙为象征,通过对其行为的描写,表达了对公正的渴望和社会现实的忧虑。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含义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