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圣湖头月如璧,写出两高三竺色。
词人水调学温韦,醉守风流胜苏白。
夜深探得骊龙珠,破我禅榻江门孤。
莫言罔象浑无用,也解从人倩作图。
【注释】
明圣湖:在浙江杭州。两山:指钱塘江两岸的北高峰、南高峰。两高:即北、南山,又称“二绝”。
温韦(温庭筠、韦庄):都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词人。水调:指词的音律。温、韦词多用双声叠韵,故称。
苏白:苏轼和白居易。这里指宋代两位著名的诗人。
罔象: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变化成各种形状。
【赏析】
此诗是一首寄赠友人之作。友人名邦相,字伯固,号长歌,曾官杭州知府,与作者有深厚的友情,并常在一起饮酒吟诗。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报答他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诗中把友人比作唐代大诗人杜甫,以表达对友人的崇敬之情。
首联:“明圣湖头月如璧,写出两高三竺色。”
西湖的三潭印月和灵隐寺的飞来峰,在月光下更显得美丽动人,令人心旷神怡。
颔联:“词人水调学温韦,醉守风流胜苏白。”
这里的“水调”,指的是词的曲调;“温韦”、“苏白”则是指温庭筠、韦应物、苏轼、白居易四位诗人。作者通过学习他们的词风来创作自己的作品,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了更加优美的风格。同时,他还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西湖的美景描绘得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醉人的风情。
颈联:“夜深探得骊龙珠,破我禅榻江门孤。”
在深夜时分,作者终于发现了一颗珍贵的珍珠——那便是在西湖边发现的一颗明珠。这颗明珠犹如一位高贵的公主,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让作者陶醉不已。而那颗珍珠也象征着作者自己,是他生命中的一颗璀璨之星。这颗珍珠使得他在寂寞的夜晚不再感到孤独。
尾联:“莫言罔象浑无用,也解从人倩作图。”
虽然那只虚幻的神鸟罔象似乎没有实际的作用,但它却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想象和愉悦的心情。因此,它也应该得到人们的关注和欣赏。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罔象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希望在朋友的陪伴下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和对友人情谊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的独特见解。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在艺术创作中的才华横溢和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