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陟彼南冈,上留田。采薪不得盈筐,上留田。稍后食时釜空,上留田。
别室罗酒及浆,上留田。毳貉为衣葛裳,上留田。手足寒燠异方,上留田。
中夜暴客逾垣,上留田。气迫不得呼援,上留田。目中谁耶所恩,上留田。
捧足鸟兽窜奔,上留田。
冒刃者何卫兄,上留田。仓卒亲疏见情,上留田。俯肝掐心怦营,上留田。
枯枝离披更荣,上留田。
【注释】
①上留田:指上流的田舍。
②陟彼南冈:登上那南面山冈。
③采薪不得盈筐:采柴没有装满筐。
④稍后食时釜空:稍后吃饭时,锅里空空如也。
⑤别室罗酒及浆:另外的房间陈列着酒和饮料。
⑥毳貉为衣葛裳:用粗毛皮作衣,葛布做裳。
⑦手足寒燠异方:手脚冷暖不同,指兄弟感情不和。
⑧中夜暴客逾垣:半夜里强盗越过墙头。
⑨气迫不得呼援:形势危急,无法喊救。
⑩目中谁耶所恩:眼睛里不知谁是恩人。
⑪捧足鸟兽窜奔:捧着脚,像鸟兽一样四处逃窜。
⑫冒刃者何卫兄:冒着危险的人是谁呢?
⑬仓卒亲疏见情:仓促间亲疏之情显露无遗。
⑭俯肝掐心怦营:俯身割肉、挖肝,心怦怦地跳动。
⑮枯枝离披更荣:枯干的树枝被砍伐后,又重新焕发生机。
【赏析】
《上留田行》是一首反映战争对平民百姓生活影响的作品。诗人以“上流”和“下流”的田舍作对比,描绘了战乱时期下层人民生活的惨状。诗中通过一系列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首句“晨兴陟彼南山”,点出了时间是在早晨。诗人在山冈上行走,心情沉重。因为战争的缘故,他不能像往常那样去山上采薪;采到柴火还没有能装满篮子,便匆匆下山回家。这里写得很含蓄,把一个“愁”字写活了。
第二句“稍后食时釜空”,进一步写出了战争对农民的影响。平时吃饭的时候,锅里面总是满满的,而到了晚上却空空如也,说明连饭都吃不上一顿。这两句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饱含深沉的哀痛之情。这种写法,使诗的感情层次更加丰富。
第三、四两句“别室罗酒及浆,毳骆为衣葛裳”,则表现了战乱中的另一种景象。家家户户摆满了酒水和饮料,穿着粗毛皮做的衣服,穿着麻织的葛布衣裳,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这里的“别室”指的是另一间屋子,“罗酒及浆”指的是摆放酒水和饮料。而“毳骆”指的是用粗毛皮做的衣物,“葛裳”则是用葛布做的衣衫。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战乱中人们的生活更加悲惨。
接下来的句子“手足燖燠异方”,则进一步揭露了战乱带给人们的苦难。手和脚都冰凉,但所处的地方却是不同的,有的在热的地方,有的在冷的地方。这里的“燖燠”指的是冷热,“异方”指的是不同的方向。这句话表达了战争让人们遭受到的痛苦是不分彼此的,他们都是受害者。
最后几句“目中谁耶所恩”,意思是说在混乱中,人们都不知道谁是他们的恩人。这里既表达了人们的迷茫和困惑,又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而最后的一句“捧足鸟兽窜奔”,则描绘了人们在战乱中惊恐万分的情景。鸟儿和野兽都惊慌失措地四处奔跑,而人们更是惶恐不安。这里的“捧足”形容人们紧张得双手抱住自己的脚趾,形象地描绘出了战乱中的人们的恐惧和恐慌情绪。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同时,诗中还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的艺术效果更加突出。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