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照积雪,庐山如白云。

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

树色空中断,泉声天半闻。

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

庐山雪

朝日照积雪,庐山如白云。
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
树色空中断,泉声天半闻。
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

注释及赏析:

  1. 朝日照积雪,庐山如白云
  • 朝日照积雪:早晨的阳光照耀在积雪上,使得庐山的山峰看起来就像被一层薄白的云彩覆盖了。这种描绘展现了庐山独特的自然美态,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
  • 庐山如白云:形容庐山山峰若隐若现,如同天上飘渺的白云。这里的“如”字用得极为精妙,不仅形容了庐山的自然景观,还暗示了其神秘和高远的气质,给人以无限遐想。
  1. 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
  • 始知灵境杳:终于认识到这个幽静而神秘的仙境是如此地远离尘嚣,仿佛是世外桃源一般。这里的“灵境”指的是庐山那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美好境界。
  • 不与众山群:庐山的这种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远离了世间的喧嚣,与其他山峦相比显得更加高洁、宁静。这里的“群”字可能指的是众多的其他山峰,强调了庐山的珍稀和独特。
  1. 树色空中断,泉声天半闻
  • 树色空中断:形容山上的树木因云雾缭绕而显得朦胧不清,就像是画中的景致,给人一种空灵而遥远的感觉。
  • 泉声天半闻:形容泉水的声音仿佛是从天的另一边传来,给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感觉。这里的“天半闻”可能指的是泉水声音的缥缈与虚无,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1. 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
  • 千崖冰玉里:形容千姿百态的山崖宛如晶莹剔透的玉石,美丽而纯净。这里的“冰玉里”可能是对庐山山峰之美的一种形象比喻。
  • 何处着匡君:这里可能是在借用古代诗人或文人的名字“匡君”,表示自己想要寻找这样的境界和人物,但不知何处可以找到。这里的“匡君”可能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期许,也可能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分析: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雪景的描绘,展现了庐山那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和超然物外的意境。首句通过日照积雪和庐山如白云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景色,如树色空断、泉声天半闻等,都充满了诗意。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既是一种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也是对自己不断探索的精神体现。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