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日百不娱,客游金陵家在吴。
金陵春事亦不薄,有官何似当年无。
清溪馆前日欲晡,谁其过我袁大夫。
喜是旧日高阳徒,十千斗酒不用沽。
床头春瓮足百壶,春阴满地云模糊。
渡口桃花未着叶,门前杨柳难藏乌。
金陵少年紫骊驹,有酒只过秦罗敷。
飞光荏苒岁易徂,二毛便欲侵头颅。
男儿才拄马曹笏,河山已限黄公垆。
仰天且莫歌呜呜,尊中酒尽可复呼。
霜落乌啼更明日,摧眉还向府中趋。

人日,即人节。袁考功,名不详。

百不娱,言今年人日,无一高兴之事。客游金陵,指诗人在金陵(今南京)的寓所。家在吴,指诗人的家乡。

金陵春事,也不少。有官何似,犹言“无官”与“当年”,意谓如今做官,不如当年未做官。清溪馆,指友人袁考功的住所。日欲晡,太阳将近傍晚。谁其过我,是谁来拜访我?袁大夫,指诗人自己。

喜是旧日高阳徒,旧日高阳,指过去的朋友。高阳,古地名。十千斗酒不用沽,形容主人待客热情,酒价低廉。

床头春瓮足百壶,春瓮,指装春酒的陶瓮。足,满的意思。百壶,一百坛酒。春阴,春天的雨雾。云模糊,天空被雨雾笼罩。

渡口桃花未着叶,桃花未开,花苞未现叶。门前杨柳难藏乌,门前柳树枝叶繁茂,遮住了乌鸦的身影。

金陵少年紫骊驹,指诗人在金陵的少年朋友。有酒只过秦罗敷,有酒只够请秦罗敷喝酒,秦罗敷,古代美女。飞光荏苒,时光易逝,光阴迅速而过。二毛便欲侵头颅,头发已白,快要长到头上了。二毛,指两鬓斑白的发丝。侵,长进。黄公垆,地名,位于今河南新郑市西南一带。河山已限黄公垆,黄河和华山都限制在黄公垆之下了。

仰天且莫歌呜呜,仰头向天,不要唱歌呜呼。尊中酒尽可复呼,酒杯中的酒已经喝完了,还可以再叫卖酒的小贩再给倒上。霜落乌啼更明日,更替,明天。霜降,秋季的开始。乌啼,乌鸦鸣叫。更明日,更替一天。摧眉还向府中趋,低头弯腰回到官府中去办事。

此诗写人日时诗人在金陵的寓居生活情景。开头两句点出人日节,说明作者没有欢乐的心情,因为此时正旅居金陵,家中远在家乡吴县。后六句描写诗人与客人袁考功相见的情形。中间四句说袁考功来访,十分高兴。“清溪馆前日欲晡,谁其过我袁大夫。”袁考功来到清溪馆时已到了薄暮时分;“喜是旧日高阳徒,十千斗酒不用沽。”袁考功还是从前那个老朋友啊!“床头春瓮足百壶,春阴满地云模糊。”“清溪馆前日欲晡,谁其过我袁大夫。”这两句互文见义,“袁考功”与“袁大夫”对举,表明诗人当时的身份地位。“十千斗酒不用沽”一句,既写出袁考功的盛情好客,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无限喜悦之情。接着四句写袁考功与诗人畅饮的情景。“床头春瓮足百壶”,“足”,充满之意;“春瓮”,指盛放春酒的陶瓮。“春阴满地云模糊”,春酒微醺,醉眼朦胧,只见云遮雾掩的天空。最后六句写送别的情景。诗人依依不舍,又留袁考功法外饮酒。“霜落乌啼更明日,摧眉还向府中趋。”霜降之日乌鸦啼叫之声更加凄厉,诗人只好告别袁考功回府。

这首诗以人日为题,实际上也是一首送别诗。首联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点出了送别的人物。颔联写袁考功来访时,诗人心情舒畅、欣喜若狂的情景。颈联写与袁考功畅饮的情景,表现了友情深厚、亲密无间的特点。尾联写诗人依依惜别、不胜惆怅的心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明白如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