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阮籍似猖狂,放迹空门学隐墙。
不尽西来传度意,个中疏懒味先尝。

【注释】:

  1. 阮籍(210—263),字嗣宗,三国魏陈留郡尉氏县(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崇尚老庄的清高隐逸生活,与嵇康、刘伶、王戎合称“竹林四贤”。
  2. 猖狂:形容放荡不羁,无拘无束。
  3. 放迹空门:在佛教中,空门即指僧道所居,这里泛指僧人。
  4. 西来传度意:佛经中说,释迦牟尼曾于西天灵山讲法,传授佛法给诸菩萨,后人因此称佛为“西来佛”、“西天佛”。度,意为教化,授教。
  5. 疏懒:指不积极、不热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佛教的赞美和自己的向往之情的抒发。诗的前半句写自己像阮籍那样放诞不羁,后半句写自己学佛,在佛门中隐居。第三句写自己对佛法的领会和领悟,第四句写自己对修行的懈怠。
    首句中的“放”字,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及超脱世俗的愿望;“迹”,指行迹、足迹;“空门”指寺院、和尚;“学隐墙”,指出家为僧、隐居山林。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佛教的向往,也表现出他对尘世生活的厌弃。
    次句“不尽西来传度意”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领悟。“不尽”一词,既表达了对佛法的无尽追求,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追求。
    末句“个中疏懒味先尝”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的“疏懒”并非贬义词,而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思,是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超脱和超越。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修行的懈怠。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佛法的学习和领悟,以及对修行的态度和感受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人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