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怜菊花黄,不见雪花白。花雪两蹉跎,历落东西陌。
今年雪白与花黄,平分秋色不相降。雪明似可添花色,花袅犹疑假雪香。
生憎赏雪寻饯菊,一秋好景将过目。楚泽梁园漫品题,对酒高歌意随足。
为问渊明玩菊时,有无六出含霜枝。为问浩然踏雪候,曾否繁英尚绕篱。
此时花雪成两好,花亦不迟雪不早。但愿花前雪并妍,莫教雪后花增恼。
古来竞斗梅与雪,只今梅菊何差别。共保贞心耐岁寒,凛凛冰霜各争烈。
懒散幽斋常宴眠,欲访故人无酒钱。却恐花雪成虚度,白衣怅望空悠然。
广文先生意豁如,晓来助我金屈卮。几度花前共对雪,几度雪前共赋诗。
怜君与我岁寒友,到处论文托尊酒。即今相对不尽欢,何处过从羡八斗。
红光人面春风和,据案聊赓秋雪歌。因忆今年赋春雪,风流胜事尚未磨。
九月雪中对菊,适王广文送酒侑以秋雪歌,次韵奉答
注释:在九月的雪花下欣赏菊花。王广文送来酒,并唱出秋天的雪歌。我写诗来回应。
译文:我怜惜的是黄色的菊花,却看不到白色的雪花。菊花和雪花都白白地耽误了时间,它们分别在东西方向的道路上凋零。
今年雪花与黄菊花平分了秋天的景色,没有降低谁的价值。雪花明亮得像是能增加菊花的颜色,而菊花摇曳的样子似乎在模仿假的香味。
我讨厌赏雪时寻找饯行的人,一整个秋天好风景即将过去。楚泽梁园随意品题,对着酒高歌心情随之满足。
问一问陶渊明在玩菊花的时候,有没有六出的含霜枝。问一问张衡踏雪等待的时候,是否曾经有繁英仍然围绕着篱笆。
此时菊花和雪花都是好的,花也不晚于雪不早。但愿花前有雪花并美丽,不要让雪后花更让人烦恼。
自古以来梅花与雪都在竞斗,今天梅和菊有什么不同?共同保护他们的贞心可以耐得住岁寒,凛冽的冰霜都在各自争着更显坚强。
懒散地在幽静的书房常常宴眠,想要拜访老朋友却没有酒钱。却担心花和雪会白白度过,穿着白衣怅然若失地空自悠然。
王广文先生心胸豁达如开怀,早上来帮助我喝了金杯中的酒。几次在花前共赏大雪,几次在大雪面前共赋诗歌。
怜你我成为冬天的伴侣,到处讨论论文托付美酒。现在相对不尽欢,哪里去羡慕他八斗之才。
春风满面红光人面,靠在案边闲适地唱起秋天的雪歌。因此回忆起今年写春雪的情景,那风流胜事还没有磨灭。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丰三年(西元一〇七八年)十月至十一月间,是作者与友人王定国、王定国之子王广文等相酬答之作。诗人用清词丽句,把咏菊和赠酒写得情真意切,风雅绝伦。
首联“长怜菊花黄,不见雪花白”两句,点出“九月”二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赏菊的最好时机。然而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偏偏没有见到雪花飘舞,只有黄菊独自盛开。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句,实则蕴含着作者深深的惋惜之情。
颔联“花雪两蹉跎,历落东西陌”,进一步描绘了赏菊和看雪的场景。诗人漫步在东西向的道路上,欣赏着菊花与雪花的美丽,同时也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里的“历落”一词,既形容道路曲折不平,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叹。
颈联“今年雪白与花黄,平分秋色不相降”两句,将赏菊与赏雪的场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里,诗人不仅看到了雪白的菊花,还看到了洁白的雪花。虽然两者色彩相似,但却各有千秋,互不相让。这一联诗,不仅展现了菊花与雪花各自的特色,也寓意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谊。
尾联“生憎赏雪寻饯菊,一秋好景将过目”二句,表达了诗人对赏雪和赏菊的不同情感。诗人厌恶那些只顾赏雪而忘记饮酒的朋友,认为他们错过了一个好时节。同时,他也为自己错过了这个时节而感到遗憾。然而,他又觉得这些朋友只是一时的疏忽,并不影响他们与自己之间的友情。最后,诗人以“楚泽梁园漫品题”结束全诗,意味着他在楚泽和梁园随意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着宁静的时光。